今(21)日,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发布了《2018年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目前我国仅有成都、顺德和澳门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专家建议,广州应积极参与申报世界“美食之都”。
粤菜大本营广州应参与申创世界“美食之都”
蓝皮书中这篇《关于广州申报世界“美食之都”的几点建议》的文章(下简称“文章”)指出,作为世界创意产业领域最高级别的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执行局第170届大会上发起成立的“创意城市网络”,是该组织的三大旗舰品牌之一。它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城市进行“美食之都”“电影之都”“文学之都”“音乐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和“民间艺术之都”这七种荣誉称号的授予,链接不同区域的城市与文化,以提升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提高世界城市的互联互通意义.
截至2017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共有成员城市116个,其中,世界“美食之都”共有18个。据了解,从2010年至今,我国已有成都(2010年)、顺德(2014年)和澳门(2017年)三座城市先后获得了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文章认为,广州作为粤菜的代表性城市、发源地和大本营,应参与世界“美食之都”的申创工作。一方面,以城市身份参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活动,积极发扬中华优秀的餐饮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交流和展示美食文化,推动粤菜走向世界;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申报世界“美食之都”,围绕美食品牌打造创意城市网络,促进广州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化广州的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
广州符合申报“美食之都”的八条标准
文章指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的相关标准,要求申报单位具备八条标准:城市中心地区有高度发达的美食行业;拥有活动积极的美食机构、大量传统餐厅和厨师;拥有本国特有的传统烹饪配料;拥有在工业时代科技进步情况下依然留存的当地烹饪诀窍、方式和方法;拥有传统食品市场和食品产业;举办过美食节、烹饪比赛、相关奖项等活动;尊重当地传统产品的生产氛围,注重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注重提高公众对传统美食的关注程度,在烹饪学校推广关于传统烹饪和保护烹饪方式多样性的课程。
文章认为,对照这“八条标准”看,广州已基本符合申报世界“美食之都”的条件。第一,广州城市中心地区,即中轴线上,汇聚了高度发达的美食行业。2015年广州商业综合体业态分布的相关研究表明,其购物、餐饮、娱乐三项的比重已由传统的7:2:1调整为5:3:2,尤其在新开的商业综合体中,餐饮业态比重都超过40%以上。第二,广州美食机构、传统餐厅数量众多,生命力强。据2016年数据,广州各类餐厅超过14万家,每万人餐厅数量达107.6家,每万人餐饮产值达6.5千万,稳居广东省第一;在2015年,广州市住宿餐饮业的零售额突破了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9.8%,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5%,同比增速高出2%,高出北京、上海,为全国城市第一。
此外,广州餐饮业拥有大量老字号,这说明其传统餐饮业的文化留存、技艺传承体系已经很成熟与完善;同时广州还有一批活跃的美食企业、院校和行业协会,这也是申报世界“美食之都”的优势。广州拥有大量地方特有的传统烹饪配料,广州餐饮业的经营模式也是是个性化的,对当地烹饪诀窍、方式和方法的留存具有重要文化意义。广州传统食品市场和食品产业分布广泛且活跃。广州的美食节、烹饪比赛和相关奖项等活动频繁。
不仅如此,文章指出,以“食在广州”民谚作为社会共识,更可说明广州在申报世界“美食之都”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根据2017年6月媒体调查,“广州美食”成为外来人员留在广州的第一影响因素。
建议组建申报世界“美食之都”行动小组
文章建议,广州推进申报世界“美食之都”应尽快建立由主管文化、旅游部门的副市长担纲的广州申报世界“美食之都”领导小组。同时,组织学者专家深入挖掘广州美食的人文历史内涵,并规划广州“美食之都”的若干集聚区域。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织高校、媒体及行业协会等联合组建申报世界“美食之都”行动小组,拔出专门经费,抽调专职人员,聘请专家学者,组成日常工作团队及顾问团队,制定计划,整顿西关、惠福、沙面、粤垦、宝业等城市美食街区,形成相对统一又各有特色的“美食之都”视觉氛围和形象;整合从化区莲麻小镇、锦洞村桃花小镇等以美食为主打产业的特色小镇建设,将吕田美食节等特色小镇活动纳入“申都”工作范围;另外,要深入挖掘广州美食的人文历史内涵,讲好“广州美食故事”,特别是要大力挖掘广州美食与中医药、全球化、商业文明等相关联的元素,通过舞台、影视、文学创作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现代传播。
此外,在继续办好各种美食活动的同时,文章建议,还应多渠道探索美食人才培养、吸引与集聚措施,并与香港、澳门等共同探索“美食之都”的互通互联效应,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美食产业发展。以美食文化为核心,创新广州旅游产品,推动粤港澳全域旅游战略,通过在港、澳等地举办广州美食节,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烹饪大赛、名菜名小吃评选、大师培训等活动,形成以广州为龙头的美食界大湾区合作圈,掌握和引领粤港澳美食产业的话语权,带动珠三角地区饮食业的良性发展。还可以考虑三地合力建设粤菜博物馆、传习馆、研究院。
文章还建议,广州应积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沟通,按照程序提交合乎规范、具有创新性的申报世界“美食之都”报告。同时观摩其他城市的申报样本,通过广泛学习其他城市的经验,推进广州申报世界“美食之都”取得成功。
文:广报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粟华英
省市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揭东供电局无偿接管霖磐镇一小水电自供自管区域
内江高新区召开省政府第一次大督查、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
2017衡水收获165个好天 优良天数增加值全省居首
我县召开政府党组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
食在广州!专家:建议广州申报世界“美食之都”
市国土资源局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秋染中国•赏西安”开启秋季大西安旅游盛宴
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公布 泉州16名非遗传承人入选
市统计局开展洁美家园文明创建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
河津深化农村卫生家庭创建
发改委积极推进众农联与我市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对接工作
我市召开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
长沙人有了自己的“市民卡”,除了乘公交地铁还可以……
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三亚对部分机动车实施禁行、限行
据说…可以在武当山飞起来耍太极了
烟台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瓯江口召开半年度平安建设工作会议
南昌市构建全民共建共享城市管理新格局
禅城吹响村级工业园筑巢引凤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