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归来不看沙”,是许多游客对宁夏沙漠旅游的一个评价。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祖国的西北地区,东、北、西三面分别被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所包围。区内因沙漠而出名的景区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宁夏的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的宁夏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智”取沙地,昔日沙泉湾旧貌换新颜
风吹沙子跑,抬脚不见踪。这句颇具“调侃”意味的玩笑话正是昔日的沙泉湾留给人们的印象。然而,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呈现在记者眼前沙泉湾,是一片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样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这边许多村庄都被认为是需要进行搬迁的,而现在再看,已经是绿油油的一片了。”盐池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副局长王增吉向采访团记者介绍道。“现在盐池县200万亩沙化土地已经全部治理,你们坐在车上一路看去,已经不会出现100亩以上的裸露沙地了。”目前,盐池县的植被覆盖度已经达到71%。
盐池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降水量有限,所以在治沙时选择的多是草类植物,间或种植一些低矮灌木,这样对于水的需求就大大降低了,植物也更容易存活。
“封为主,造为辅,重点抓修复。草为主,灌为辅,林星植乔木”这二十二个字正是盐池县防沙治沙的经验总结。以修复当地原本生态为主,防沙治沙的效果才能得以长存。
据了解,沙泉湾荒漠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已于2006年与北京林业大学达成合作,建设荒漠化研究检测基地,进一步研究水源、植被、气候等因素与荒漠化治理之间的关系。
白芨滩:创造“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
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有一片绿色的林海——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入治沙区,两旁的沙丘绵延起伏,草方格里密密麻麻的柠条和沙蒿等沙地植物,整齐列阵。采风团就此见证了这里的治沙奇迹。
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银川市以东的沙山区,总面积148万亩。“经过三代治沙人的艰苦努力,我们在人迹罕至的沙漠上治沙造林63万亩,控制流沙面积近百万亩,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建成了一条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兴东介绍说,经过60多年的发展,白芨滩从人迹罕至的沙漠变成了如今包含8个林场,63万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40.6%的“天然氧吧”,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
据了解,保护区在靠近引黄灌区的地方,经过多年探索,现在利用沙区光热优势,种植优质苹果、桃李树等经济林,发展养殖业,实现了治沙和致富同步发展。
在多年的治沙实践中,智慧的宁夏人民创造出了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技术。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把沙漠变成绿洲,努力将宁夏打造成真正的塞上江南。
记者 李凤 李丁
嵩县县政府、食安办领导带队检查春节期间食品安全和市场供应情况
凤阳60项举措促进小岗村乡村振兴
山西: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 全面开展隐患排查
阜阳民营经济发展跻身全省前三
宁德市质监局探索精准服务模式
【网络媒体宁夏行】——防沙治沙有成效
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清新区的职业农民培训班火了!
市委“四进四联四帮”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上饶经开区春季现场招聘会下月举行
湖北省食药监局:卫龙等多品牌“辣条”抽检不合格
“黑户”女子时隔21年找到云南老家
市国土资源局打造国土系统智慧党建“1446”特色品牌
市城管局周瑶伟副巡视员来内伶仃福田保护区调研工作
金山区金融业联合会召开2018年联络员工作交流会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领导带队专项督查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落实情况
谯城区专题调度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
高端岗位同比增长37% 医药智造行业强势揽才
翔安区部署下半年相关工作 努力让群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
国庆假期烟台福山区杏坛路西延施工快马加鞭
我市将对失信企业实施联合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