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5月4日讯(丛中笑 王晓明)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刚刚走进克山县向华乡上升村,村里广播的大喇叭就传出了耳熟能详的声音。记者驻足聆听,“精准扶贫”、“扶贫必扶智”、“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扶贫精神传播的声音在村内回荡。
“你是日报的记者吧,我是驻村工作队的刘德君,我们队长去省里汇报工作了,先和我去村部吧,我们要和村里的干部开个小会。”初遇刘德君,虽然模样看起来文质彬彬,但一身迷彩服加上“灰头土脸”的形象,让人很难相信他是省残联下派的工作队干部。看着记者有些愣神,刘德君笑了笑,“抱歉,工作太忙,也没时间收拾自己。”
和刘德君一起走进村部,队员孔令勋和几名村干部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咱们先开个小会,研究一下今年产业扶贫怎么弄。”让记者稍等后,刘德君便开了腔,“省里和县里资金打捆使用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基本定妥了。扶贫配发的大型农机也完成了公开承租。下一步,咱们还得研究研究再弄点啥项目让村民和贫困户增收。”
“孙士君带着村民外出务工是条路子,有好几个贫困户跟着他挣钱,应该重点支持,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发动起来。”“今年省里下拨的50万扶贫资金应该和乡里好好研究研究,看能不能搞个项目啥的。”“没错,我看种植、养殖,或者投资合作社分红,都可以琢磨琢磨。”“咱还得看看自己家底,不行先搞搞‘小园’经济。”“咱村紧挨着林区,要不试试发展林下经济。”听着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七嘴八舌”的讨论,记者对于上升村产业扶贫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开完短会,刘德君和记者一边向村里走,一边谈论起了当下村里扶贫遇到的困境。“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带头人。村里1101户,常年在家的只有200多户,这其中103户贫困户就有58.9%在60岁以上。在我们村40岁、50岁都算年轻的,谋划的好多项目都找不到带头人。但还好,一年没白忙乎,去年底,村里有86户贫困户175人实现了脱贫。现在村里贫困户只剩17户41人了。”
“扶贫工作队是怎么想办法让老百姓脱贫的呢?”“靠党建。”当记者问起刘德君时,他的回答异常坚定。刘德君说,只有抓党建,促党员,才能带村民,帮贫困户脱贫。“刚来的时候,村里58名党员,常年在家的只有16名,而这16名党员还有8名因病不能参加组织生活,多亏了乡里领导到村里来和我们一起开展工作,重新建立了党支部,抓班子建设,让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这才使扶贫工作有了起色。去年,我们培训了一人,已经准备列为发展对象。今年,我们准备将本村致富带头人、种地大户等列为培养对象,为党员队伍持续注入新鲜血液。”
“刘同志又来走访啊,这位是新来的驻村干部?”在村里的路上,记者和刘德君正碰上往村部走的贫困户孙广良。当他得知是记者来采访时,立刻打开了话匣子。“工作队好啊,不仅给我们修路,建活动室,送东西,宣传扶贫政策,还找医生给我们义诊,送村里残疾人轮椅啥的。听说前段时间还弄了个爱心超市,我这不去看看自己攒的积分能换点啥,再顺便问问村里帮我找的活儿啥时候去干。”孙广良告诉记者,虽然他和老伴都因病丧失了劳动能力,但看着工作队和村里一直想办法帮衬他家,他也不能天天在家闲着,便主动要求村里帮他找活干。“你说人家总是这么帮咱,咱自己也得努努力,还好我现在还能干点轻活,多少能挣点钱。”
“有了工作队,村里变化真是大,真希望能多派点这样的扶贫队下来。”在村会计陈长富看来,工作队的到来不仅让党组织和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真正发挥出作用,让老百姓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更为上升村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村干部和贫困户在脱贫路上走得更有底气。
叶集区金融活水“润”三农
中国中药常德产业园开工奠基
到保镇采取“234+N”模式做好秸秆禁烧工作
惠城区各中小学发挥主阵地作用 掀起“推普”新高潮
合肥重点生态区域全面推进林长制 三年投资超百亿元
让党的光辉照耀百姓心间
9000余斤爱心蔬菜送给贫困村和福利院
省环保督查组向宿迁市反馈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专项督查情况
泰宁县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端午小长假全市社会治安良好
我市两个特色小镇列入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
1-4月我市共受理旅游服务质量投诉280件
巴南"60后农民"石崇伦的多彩人生:弃百万生意返乡创业 举债千万守护青山
市建科所成功举办了“2018年东莞市BIM技术沙龙(专家场)”
长津两市签订民政事业发展交流协议
环卫工人放弃端午节假期坚守在保洁一线
通化县二密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市第二届保安员业务技能比武大赛举行
“案头卷”易读易懂新颖便携
我市召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