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魏一骏、贾远琨
日前,浙江温州乐清市一名20岁女乘客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此时,距今年5月发生的河南郑州空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案不过百日。愤怒之余,人们不禁要问:顺风车为何屡屡发生恶性刑事案件,滴滴的安全底线在哪里?
从滴滴自身的道歉声明、警方的最新通报回看此案,这个年轻的生命原本是有那么多的机会被挽留在这美好世界的……
假如前一天,滴滴能高度重视侥幸逃脱类似命运的女士的投诉,第一时间调查处置,第一时间报警,那么,第二天的惨案就不会发生。
假如案发时,亲友接到被害人发出的求救信号,第一次向滴滴寻求帮助时,滴滴能够第一时间报警,而不是以“将有相关安全专家介入处理此事,会在1小时内回复”搪塞,那么,悲剧可能不会上演。
假如,在亲友们一次次向滴滴平台确认进展,滴滴不是一遍遍机械地回复“一线客服没有权限”“在这里请您耐心等待,您的反馈我们会为您加急标红”,甚至在一小时还差十分钟的电话里表示“一小时未满,请继续等待”,而是及时报警,那么,还在实施的犯罪仍有可能被中止。
对逝去的花季生命而言,每个“假如”都是一个滴血的安全漏洞。在逝去的花季生命面前,滴滴事后给出的每个理由都是苍白和荒唐的。
近年来,除了乘客遇害这样的恶性事件,滴滴因平台车辆、司机相关证件不全而被处罚的事例不胜枚举。去年11月至今,仅温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就已对滴滴公司做出行政处罚244次,处罚金额达100余万元。然而,对滴滴司机投诉难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屡罚不改甚至屡罚屡犯,折射出企业对安全底线和社会责任的漠视。
没有安全,何谈“顺风”?逝去的生命,岂是道歉和赔偿能够挽回的?对乘客生命安全的冷漠搪塞,不仅要受道义上的谴责,也应受到法律上的严惩。
26日,滴滴出行公布了关于乐清顺风车事件的自查进展。然而,当悲剧重复上演,监管部门不能仅寄希望于企业自身整改,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监管措施堵住漏洞。
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为乘客提供了出行便利,但接连发生的恶性案件一再给这个行业敲响警钟——网约车企业必须把乘客安全置于首位,从一个个“假如”入手,坚决堵住滴血的漏洞,决不能让悲剧重演!
“马克思名言书法展”全国巡展走进我市
淮上区市场局全力做好省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深圳地铁总客流量646.9万人次,3号线客流量首破百万大关
立夏至尝“三鲜” 这些食疗保健功效你都知道吗?
环境空气质量NO2与O3-8h排名(7月14日)
新华时评|滴滴命案:每个“假如”都是滴血的漏洞
省环保督察组转办第二十七批信访件
横栏镇商会举办主题沙龙,提高企业家财税风险意识
市十中组织新生军训活动
我市43人被评为2017年度“濮阳好人”
市工商局经开区分局 开展大走访助企业创名牌
我市筹建汉中循环经济研究院
翠屏区首家环保旅游法庭在李庄挂牌成立
市政府发布清明交通管制公告!涉海曙、江北、鄞州……
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敢担当善作为 群众齐点赞
市政府与中冶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九江市未来三天降温4~6℃ 周五庐山或现今年入冬首场降雪
京山道德讲堂总堂首课开讲
运河两岸书香,开启第十二届西湖读书节
首届全民运动会菁华铺乡分会场举行初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