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供热结束,您还满意吗?快跟记者一起看看大家都咋说

2017—2018年度的供热期结束了。“考试”完结,有必要来次“阅卷”。
眼瞅着春暖花开了,还探讨供热的事儿,有意义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作为北方城市的丹东,供热就像是一部车轮大戏,一年一年、周而复始。只有把这个供热期的情况理清楚,把相关问题“扒”出来,下一个供热期,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供热到底好不好?采暖户最有发言权。3月26日至4月1日,报社多路记者用一周时间,先后走访了城区多个小区,入户探知在过去5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经历的冷暖,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
锦江佳园7号楼
每天都得开窗通风
谈到这个供热期的总体情况,家住锦江佳园7号楼2205室的王女士满面笑容。“直到3月31号那天,家里的地板还是热乎的,室温在24℃左右,每天都得开窗通风。”王女士说。
东方枫景小区10号楼
把父母接来住暖屋子
市民韩先生家住东方枫景小区10号楼601室,今年是他们家入住小区后过得最温暖的一个冬天。“我们家靠山墙,室内保温效果不好,再加上楼上长期无人居住,棚顶少了一道热源,之前的六七个供热期里,室温一直不如邻居家,只能说是达标。”韩先生说,这个供热期,早晚两头他家的进户管都烫手,室温平均在24℃以上,元旦和春节时温度更高。因为供热好,他特意把远在葫芦岛农村的父母接到身边,让他们也享享福。
水源路小区和正大清华苑小区
供热效果冰火两重天
去年冬天,市民黄先生一家三口在父母家过了一个暖冬。他的父母家在正大清华苑小区2号楼,室温多数时候在26℃以上。
可想到自己的家,黄先生不免打起寒战。他家在水源路小区,属于老旧小区,由于供热管道老化和楼体不保温等原因,供热质量一直不达标。“年年交取暖费,年年挨冻。”黄先生无奈地说,去年供热期前,他索性办理了停供手续,搬到父母家住。一来可以照顾父母,二来不用挨冻了。他希望水源路小区供热管道能尽快改造,自己家也能热起来。
锦山大街313号楼
联网两年供热一直挺好
锦山大街313号楼位于六道沟转盘附近,今年75岁的袁淑芹住在2单元307室。3月28日上午记者敲开老人家的门时,迎面扑来一股热气。老人把记者请进屋说,她家每天都得开窗通风。尽管开着窗户,老人家里的电子温度计仍显示为23℃。
春一路8号楼
供热质量逐年下降
盛凤翔是春一路8号楼2单元4楼的住户。3月28日,记者走进盛凤翔家,感觉家里与室外温度区别不大,伸手摸摸暖气,略有温度。回顾这个供暖期,盛凤翔一脸无奈。“盼啊盼,终于盼来了开栓,可等来暖气了,家里又不热。”他对记者说,刚开始供热时,暖气温乎,家里温度不到18℃。元旦和春节期间,明显感觉暖气热乎了,温度能达到20℃,这说明老房子供暖质量也能好。从3月中旬开始,白天暖气就是凉的,在家里除了穿毛衣毛裤,还要披件棉马甲。
盛凤翔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自家室温,不少住户更换了暖气片,但效果不明显。他希望供热企业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换小区周边老旧供热管线,提高进水温度,不让老百姓再挨冻。
东晨社区11经街10号楼
这个供热期一波三折
3月28日上午,记者赶到11经街10号楼1单元402室夏春燕老人家,她正准备给东晨社区工作人员打回馈电话。“ 这阵子还行,不过整个供热期我们这可真是一波三折,让社区总操心。”夏春燕说。
去年11月1日供热开始后,因为施工进度缘故,新纳入集中供热的11经街10号楼没有按时供上暖气。大概过了一个星期,家里暖气才有温度。到了12月初,夏春燕发现他们楼住户的供热情况两极分化。和她一起住在临街这边的住户,家里温度普遍不高。“也就13℃左右,暖气摸着根本不热。”夏春燕和其他住户把问题反映到社区,社区帮忙协调供热单位,很快施工人员发现是10号楼外网管道出现问题。自打管网修好后,夏春燕家的温度一般维持在19℃左右,在家穿个薄衬衫就行了。“虽然今年供热中间有点波折,但是能彻底解决问题,我们还是觉得挺满意的。”夏春燕说。
金桥社区住友小区39号楼
阳台根本不敢去
说起这个供热期的情况,金桥社区住友小区39号楼401室住户刘艳一脸愁容。刘艳说,去年11月1日,她家暖气确实是按时热了,但手感只能说是不凉。“我家在朝阳面,可室温在中午时段也就16℃。”刘艳告诉记者,不只她家,楼内其他住户家里也差不多,白天还好过些,晚上温度能降到14℃,整个屋子都透着寒气。到了12月中旬,气温降低了,刘艳家屋里温度最低都到了12℃。“阳台根本就不敢去了,披个军大衣里面套棉袄,从裤脚那还往里透凉气呢。”刘艳说,实在受不了,12月末就搬儿子家住了。”
华夏村社区六纬路87号楼
把头住户家里都冷
“温度就没有超过17℃的时候。”在六纬路87号楼301室,租房客小刘告诉记者,87号楼是去年新纳入集中供热的,说来也怪,每家都是新安的暖气,可楼两边把头的住户家里普遍都冷,中间的住户家里大部分是刚过18℃。
县前街37号楼
和去年比有改善
“我家今年供热比往年好多了。”3月27日下午,一提起今年的供热情况,县前街37号楼楼长孙春玲这样说。孙春玲告诉记者,往年冬季取暖对这一片居民来说是个大难题,因为供热效果不理想,有的居民白天到附近暖和的商场里逛,有的居民则临时搬到父母或子女家居住,没想到今年享福了。
孙春玲透露,刚一供热的时候,居民家里的温度一下就提高了不少,最暖和的时候在23℃左右。美中不足的是,在冬季降温的一段日子里,大概有5天时间供热效果不太好,经过居民反映,很快就好了。
青年大街116号楼
就春节那几天享福
“毕竟住的是老楼,我没有太多要求,只要家里不冷就行。”曲培伟的家住在青年大街116号楼,他对记者说,供热开始后,家里的暖气温度并不稳定,多数时候觉得家里不算太热,得穿件厚点的毛衫。但是在春节期间,家里就热乎多了。那是他最满意的一段日子。不过,春节一过完,家里的温度就回归“平静”了,进入3月份后家里越发觉得冷。
绿云嘉园回迁楼
睡觉要盖两层被子
华泽民家住在绿云嘉园小区回迁楼16层,提起供热,他一肚子怨言:“大衣我在家都不愿脱!”因为楼层较高,供热需要经过二次加压,华泽民挨家挨户打听过,发现凡是需要加压的供热效果都不理想。居民向供热单位反映后,温度能稍微提高一点,几天过后就又冷了,平时在家睡觉得盖棉被加一层小薄被。3月27日早晨,华泽民上班前看了一眼温度计,客厅里只有16℃。
万隆和馨园14-1号楼
敢让小孙子在地上打滚
“这个冬天我家很暖和,现在都有25℃。”市民刘玉琴说,因为家里供热好,给她在家带小孙子提供了不小的方便。“小孙子刚刚1岁,在地板上打滚我都不担心他着凉。”在刚刚过去的冬季,刘玉琴家室内温度基本都能保持在23℃以上。
民兴国际小区37号楼
在家坐久了觉得冷
说起冬季供热,民兴国际小区37号楼居民吕俊涵说,因为自己家是顶层,而且把边,家里的温度不高可以理解,“一般就在20℃左右,最高不过22℃,谈不上多冷多热。”平时在家里,吕俊涵穿着睡衣,坐沙发上看电视时会盖一层毛毯,不会觉得冷。唯有坐在电脑前打游戏,坐久了会觉得双脚和握着鼠标的右手很凉,需要加件衣服。
福馨佳园附近
“小太阳”是必需品
市民宋萍家住在福春街福鑫佳园小区附近,是一栋老居民楼,这个供热期,她家的温度基本保持在18℃左右。“算是达标吧!”宋萍说。
整个冬季,每到要降温的日子,宋萍就要着急上火,因为家里的温度本就不高,生怕降温后家里变成“冰窖”。宋萍向供热公司反映过问题,温度依然不够理想。春节那几天供热稍微好一些,但仍然不算高,宋萍女儿和女婿来家住了一晚,她把自己每天必用的“小太阳”送给他们使用,可第二天两人还是说有点冷。
知春园小区
扣1分 怕他们骄傲
市民郑广宏家住知春园小区3号楼,从供热期开始那天,家里的温度几乎一直保持在23℃以上,即便降温最厉害的那几天,室内也有21℃。现在开春了,郑广宏在家得穿背心短裤。“冬天我完全不用为家里取暖发愁,10分满的话,我给打9分,扣1分是怕他们骄傲。”
青年大街41号楼
只有卧室够18℃
18℃是供热是否达标的标准线,市民郝丽娟住在青年大街41号楼,照此标准,她家只有卧室达标了。“我家厨房15℃,里头有个小屋才12℃,只能当仓库使了。”
振安社区绿丹江苑83号楼
家里没低过20℃
3月30日,在绿丹江苑83号楼502室,年过六旬的鄂慧文穿着薄毛衫给记者开门。她告诉记者,这一冬天,家里的温度没低过20℃,她在家都是穿着薄毛衫。
去年11月1日供热开始后,鄂慧文家的温度一度达到24℃。“我家本身在阳面,地热往上透着暖和气儿,挺舒服的。”鄂慧文说,12月份有阵子丹东特别冷,家里的温度略有下降,但也有22℃。
记者采访的住户,家庭住址很分散,基本涵盖了丹东市区,他们反馈的情况,基本反映了全市的供暖状况,可以说有优也有劣,有喜亦有忧。希望供暖企业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找出不足,在下个供暖期,让市民都能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记者 白洁 赵成城 戚文 范泽民

大禹电气主持起草两项国家标准今日实施
市妇女儿童福利会召开第六届理事会换届大会 整合资源 做好困境妇女儿童帮扶工作
中心城区二期棚改即将启动
审慎创新融入当代文人情怀 古老昆曲焕发青春活力
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冲刺中国博物馆界"诺贝尔"
今年供热结束,您还满意吗?快跟记者一起看看大家都咋说
垃圾清运师傅赌气 堵了单元门 社区主任协调解矛盾 暖了居民心
2018纸上创意艺术展开幕
柳州市交通运输局2018年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说明
岷山乡再次召开铁路公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
扫黑除恶 强化线索核查 严厉打击“保护伞”
“110,我是怀孕7个月的孕妇,我要自杀!”万幸 6名民警赶到现场劝住了她
2018北大壶东北三省山地越野精英赛完赛
武汉一高校率先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市总工会今年“十件实事” 建10家企业儿童托管中心
热心网友探望女孩
2018中国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峰会暨颁奖盛典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关于印发2018年度泰州市直港口企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通知
凤阳法院“亮剑”民生案件严惩老赖
武侯区出台产业政策 单项支持最高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