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扬州将出台非遗保护地方法规
扬州网讯 (记者 张玉菁) 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扬州历史文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市非遗保护地方法规即将出台。昨天,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简称《条例》)。会议透露,经普查登记,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达2000多个。为何要保护,怎么保护?本报带您提前了解。
现状如何
2000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亟须保护
市文广新局局长季培均透露,扬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遗资源丰厚、门类齐全、内涵丰富,区域特性鲜明。经普查登记的资源项目2000多个,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3项、国家级名录项目19项、省级名录项目61项、市级名录项目202项,各市、区县级名录项目311项,有不少项目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特殊的地位,若以资源总量、省级以上名录项目计,在全省位列第二。
“这些活态的人文传统与古运河、瘦西湖、大明寺、东关街等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扬州的传统文化生态。”季培均认为,通过立法保护非遗,进一步提升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服务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对于彰显扬州历史文化地位、传衍扬州人文精神、促进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怎么保护
将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当前,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经年深化并卓有成效,但仍有短板,重点是名录体系不健全,尚有县(市、区)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都没有建立,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未认定。此外,目前我市非遗保护政策不完备,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而我市市级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57岁,国家级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71岁,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激励和支持传承主体培养后继人才。
针对非遗保护经费缺口大的问题,《条例》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与非遗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更科学完整的名录项目保护体系
《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建立常态化非遗调查制度,了解非遗存续状况。针对体系建设不健全的问题,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定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须将具有保护价值、尚不具备入选条件但有待发掘整理的项目建立备选目录;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建立濒危项目名录;对丧失传承人、客观存续条件已消失的代表性项目建立记忆名录,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完整的名录项目保护体系。
对非遗实行“分级、分类”保护
《条例》提出分级保护,明确通过设立专题展示场所,并为代表性传承人设立工作室或传习所等,实行重点保护;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中国剪纸(扬州剪纸)”等项目,严格按照我国加入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关“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的措施和要求实行特殊保护。
《条例》还提出分类保护,对列入代表性项目名录、濒危名录、记忆名录的非遗,针对各种类型实行不同的保护措施,如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困难的代表性项目,采取特殊措施实行抢救性保护;对丧失传承人、客观存续条件已消失的项目,采取记录手段实行记忆性保护;对存续状态较好、具有产品优势和市场潜力项目,通过改良、创新工艺及产品或服务和培育开发市场的方式实行生产性保护等。
有何建议
《条例》充分彰显“扬州规矩”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沈宏跃在关于《扬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审查意见的报告中提出了五方面建议。
如何处理地方特色与法的普适性关系的问题?沈宏跃认为,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国际条约、国家法,又有省级地方立法的情况下,“扬州元素”“扬州规矩”在本《条例》如何能够充分体现显得特别重要,建议提炼出更具普适性的规定。
如何处理依法定规与授权定规关系的问题、如何强化大运河扬州段沿线非遗保护制度设计的问题、如何强化非遗理论研究在非遗保护中作用的问题、如何处理法律责任规定原则与不重复上位法关系的问题?沈宏跃认为,《条例》规定“设立大运河扬州段沿线非遗生态保护区”是我市对大运河沿线,包括漆器厂、玉器厂和一些文博场馆在内,进行非遗保护的创设性规定,也是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创新实践。
据悉,市人大在调研中有三个意见:一是是否需要对“大运河扬州段沿线非遗生态保护区”的名称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确切;二是对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建议在《条例》中增加有关大运河非遗保护的实质性内容;三是设立“大运河扬州段沿线非遗生态保护区”是否可行。
泗阳县领导12月4日工作动态
屠宰流程全面半自动化 源头确保食品安全
本市国家重点实验室达13个
致全市全体无偿献血志愿者的感谢信
去年,洛阳城市区实现287天“双抢”零发案
扬州将出台非遗保护地方法规 将设非遗保护专项资金
2018年高考志愿填报及政策解读
大棚四季无农闲
长沙市政府与湖南航天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上海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近期本市高发性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
暑运启幕 “候鸟”南飞
小秸秆“榨”出大财富
从都汶到汶马 云端天路成四川藏区康庄大道
洛阳推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改革创办企业可“自主取名”
洛南县古城镇力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亳州:别了“实体窗口” 快了办事速度
叶露中赴舒城调研脱贫攻坚和工业经济发展
夏邑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持续发力
南通运河生建社区:多措并举 开拓企业发展新思路
新的征程(袁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