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冬林在移植蔬菜
→长势喜人的大棚蔬菜
在秋天凉爽的轻风里,记者随着陈冬林来到他位于弋阳县弋江镇蔬菜江家村的蔬菜大棚里,放眼看去,一片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陈冬林掀开上面的盖子,为我们展示无土栽培的技术,只见浸泡在营养液中的蔬菜根须十分茂盛。他高兴地说:“是无土栽培给了我创业的信心!”
据介绍,经过一年的试种,陈冬林盘算了一下,种植2亩地除去成本,一年能有8万至9万元的收益,比在外面打工收入高多了。
无土栽培给了他创业的信心
今年44岁的陈冬林,是土生土长的弋阳人,家住弋江镇东街,从小家庭贫困,上面还有3个哥哥。兄弟几个都没有读什么书,陈冬林上初中的时候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当了3年的班长,当年他已经考上了高中,却因为家里实在供不起而辍学,去连胜自行车厂做了一名临时工。2005年下岗后,陈冬林和妻子去了浙江打工。
机缘巧合下,陈冬林接触到了无土栽培技术,他当即觉得这种技术很新鲜,有发展前途,加上女儿马上要读高中了,陈冬林就萌生了学会无土栽培技术后回家创业的想法。说干就干,陈冬林立即辞去工作,自费到山东寿光参加了半个月的培训。为了彻底掌握此项技术,在别的学员都回去的时候,陈冬林却留下来打工,他跟着当地人学习,拿出当年读书的劲认真钻研,每天待在蔬菜基地里长达9个小时。6个月后,带着满满的自信和一身的本领,陈冬林回到了家乡弋阳。
2017年5月,陈冬林开始了回乡创业之路。土地成了陈冬林创业的第一道门槛,幸好他有个同学是蔬菜江家村的,这个村因种蔬菜而闻名,陈冬林便从同学手中租种了一亩两分地。陈冬林的无土栽培尝试之旅是孤独的,没有人教,他就买来大量的书籍,从书上找答案,设备没有用过,就看着说明书一遍一遍地尝试。搭建蔬菜大棚、购买设施并安装、育苗、种植这些全都是陈冬林一个人做的,包括大棚都是他根据场地设计建造的,他还采买了各种先进的设备:自动水泵、育苗温控器、电热育苗床、自动降温设施等。无土栽培营养液非常重要,市面上营养液需要50-60元每吨,为了节省成本,陈冬林埋头钻研,根据书上的配方自己调试,经过无数次失败后,他调配的营养液成本只要14-15元每吨。
提到创业期间遇到的最大挫折,陈冬林坦言是资金问题。去年为了建蔬菜大棚,陈冬林已经投入了10万元,不仅花光了多年打工的积蓄,还借遍了亲戚朋友。“我最愧疚的是我老婆,这两年我不光没有给过她一分钱家用,还不停地从家里拿钱出去,全家老小的生活都靠她在本地的服装厂打工来维持,没有她的全力支持,就没有我现在的蔬菜大棚。”
各地菜农纷纷前来学习技术
提起无土栽培的优点,陈冬林说得头头是道。无土栽培对土地的要求低,无法耕种的荒地最为合适,这大大降低了租地的成本,同时因为没有连作障碍,可以循环利用,土地使用率高,加上采用了物理加化学双重防治,病虫害较少,种出来的都是无公害蔬菜,且产量高。以生菜为例,普通土地种植了一季之后便需要更换种植品种或者土地,而陈冬林的蔬菜大棚可以一直种植,种植40天即可收割,单棵产量可达到200克,年产量可达3万斤左右。无土栽培的蔬菜大棚除去种植和收割需要时间较多,平时管理时间每天只要1-2个小时。陈冬林在大棚里种了白菜、空心菜、黄瓜、茄子、辣椒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在试种阶段,通过实验每种蔬菜的产量和销量,从而决定今后种植的主打品种。经过一年的试种,陈冬林盘算了一下,种植2亩地除去成本,一年能有8万至9万元的收益,比在外面打工收入高多了。
看到了无土栽培的希望,陈冬林今年信心倍增地准备扩种,5月份他又租了2亩荒地,搭建了3个大棚,目前大棚框架已经完成,开始搭建内部设施。随着陈冬林技术的娴熟,他在无土栽培学员圈里也小有名气,很多来自南京、长沙、萍乡的学员都慕名来到弋阳跟陈冬林学技术,他都热情地倾囊相授。对于未来的规划,陈冬林说:“等我的无土栽培步入正轨,我想通过注册合作社把周边的贫困户吸纳进来,带着他们一起脱贫致富。”
(林雪兰/图 本报记者 杨小军/文)
色彩搭配师用时尚品味扮靓生活:色彩巧搭配 处处创造美
巴中市举行打赢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战倒计时启动仪式
你知道吗 这些情况可以维权
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暨森林防火工作会召开
象山花园小学今秋招生办学
打工仔回乡把菜种“水”里 一亩地收入4万多元
宝山区煤管局举行辖区煤矿企业交流会
岳阳法院来汨调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情况
“我是为‘她们’活着!”
重庆轨道9号线一期预计2021年建成
天长打造“互联网+阳光信访”新模式
沪“聚英计划”新政落地 重点吸引高端外籍人才
高新区召开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讨论会 对标对表 重整行装
“文化缘 两地情”湖台两地文化艺术交流乐融融
齐鲁交通发布清明假期出行指南
娄底市规划局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9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
省食药监局来我市调研 束学龙陪同
2018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上大学活动启动
“强买团”威胁恐吓逼迫企业贱卖铝材边角料 团伙全获刑
当涂:《政府工作报告(稿)》征求县人大代表意见座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