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劳动模范、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一碳化学与精细化工催化研究组组长丁云杰,主要从事催化反应及其过程和催化新材料的研究。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作为研究组组长,他总是急国家之所急,解社会发展之所需,先后有7种催化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正在进行6种实验室催化技术的产业化,包括3项原始创新性技术,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丁云杰利用团队开发的乙醇胺临氢氨化制乙二胺(mea法)专有技术建成了我国第一套mea法生产乙二胺(eda)的1万吨/年工业化装置,该装置于2011年8月在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车成功,eda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优级品标准(纯度为99.8%)。此次开车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国际上先进清洁的mea法生产eda的成套技术,并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该装置已经平稳运行5年多,实现产值超10亿元。在此基础上,新建了年产3万吨的乙撑胺装置,于2015年3月顺利投料生产,该装置年产值超过了6亿元。该项成果于2015年6月30日通过专家组鉴定,并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国专利优秀奖”。该项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与印度一家有机胺公司签订了整套技术转让合同。
丁云杰负责开发的4种煤制乙醇技术分别实现了工业化或完成了工业性中试。难得的是,丁云杰团队同时有多项技术实现了万吨级以上工业化应用。10万吨/年丙酮加氢制异丙醇生产装置于2016年投产。“煤/天然气经合成气制液体燃料”年产3000吨的工业放大性试验,在浙江镇海炼化厂已经成功运行5000多小时。在此基础上,正在建设2套20万吨/年合成气制蜡油的工业化装置,预期2018年装置投料生产。
在带领科研团队项目攻关的同时,丁云杰始终坚持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他认为,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从大量研究信息中鉴别真伪,为可能出现的原始创新提供基础与积累。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让他把休息时间用在科研工作上。一个项目从实验室小试到中试、到工业化要克服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丁云杰主持的这几个工业化的项目都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面对困难,丁云杰全身心投入,孜孜以求,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可能。在工业化装置试运行期间,丁云杰经常在工厂一待就是十几、二十几天,每天都和工人们一起出现在生产第一线。遇到问题要和相关人员讨论至深夜,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赢得了生产企业的高度赞誉。
宿迁已实现挂牌上市企业30家
“水上稻”已在粤浙黑桂等省市试种推广
市政协委员调研宁波舟山港主通道
厦门小作坊“规矩”多 食品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
解码“深圳奇迹”补齐冰城“短板”——访市发改委副主任徐智东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丁云杰:用自主研发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8日晚,武当道长在央视演绎别样武当
宜昌市建立首家“书香工地”
三米长大蛇溜进市民家中 民警顺藤摸瓜查处一非法野生动物收购案
苍溪县成功创建省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肇庆高新区:打造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添新军
江苏铁警破获一起利用网络货运平台跨省诈骗案
潜山:黄铺镇夏季企业人才招聘会成功举办
北京ING | “2018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干什么?怎么干?”之十: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
聊城进一步完善新旧动能转换实施规划
农村学校减负调查:音体美课开不齐 几乎没课外负担
进社区宣传护眼知识
真抓实干,干出项目加速度
德州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修班南开大学开班
七彩云南·欢乐世界被吐槽 全国网友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