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老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将明年“退役”


3月25日讯 “四厂合一”北湖污水处理厂建成投产后,老沙湖污水处理厂将面临“退役”。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25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这座武汉市最早的污水处理厂。
沙湖边,车水马龙的中北路,高楼林立,沙湖污水处理厂就建在这里。参加28年前沙湖污水处理厂建设、现任武汉市水务集团排水公司负责人的李先成回忆,当时这里一片荒芜。
资料记载,1986年,武汉开建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市政府成立“东湖污水治理办公室”,负责建设工作,当时的名称叫“武汉水质净化厂”。建设的原因是东湖水质的恶化。李先成说,当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水果湖地区直接排入东湖的生活污水量剧增,东湖水质快速下降,“该治一治了,成为百姓共同的期盼。”
反复研究后,厂址选定喻家湖村。经过4年建设,该厂于1990年10月建成投产,处理工艺为最初级,处理量为5万吨/日。由此开启了武汉市污水处理的历程,全市的污水处理率从0升到6.4%。
服务城市的过程中,国家治污标准不断提升,沙湖污水处理厂的生产工艺和规模也发生几次大的变化。记者发现,沙湖污水处理厂内,不同时期的、不同方式的处理设施仍在同步运行。比如污水入厂后面临的第一道“关卡”一级沉淀池,就有平流沉沙池、旋流沉沙池、曝气沉沙池3代产品共存。该厂负责人说,从一级沉淀到生物处理到二次沉淀再到污泥处置,沙湖污水处理厂犹如一座污水处理博物馆,述说着武汉的“治污简史”。
据介绍,1993年12月,该厂的处理工艺升至二级处理。2003年10月,由市政建设管理局划归市水务集团,正式更名沙湖污水处理厂。2006年扩建至15万吨,排放标准升至一级b。
28年来,沙湖污水处理厂见证东湖水质的好转。据粗略统计,该厂累计处理的污水,相当于减少了10个东湖的污水入湖。 目前,按照“四厂合一”项目计划,沙湖污水处理厂将和二郎庙、落步嘴污水处理厂一起搬迁至正在新建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北湖厂预计明年建成,投产后,沙湖污水处理厂将完成历史使命正式“退役”。(记者黄师师 通讯员许小平 谢铭辉 严开莉)

我国高校八百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
注意啦!即日起佛冈又开始严查电动车摩托车交通违法
5月1日起重庆可用微信缴纳高速公路交通罚款
交大教授作客扬州讲坛:在传统哲学中寻找人生智慧
全市灵活就业人员2日起开始缴费
武汉最老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将明年“退役”
临沂市民反映充水费限额50元 物业:收费软件限制
中青班学员畅谈党性锻炼的收获与体会
50套爱心课桌凳送进武功田大小学
电白区部署全区改革工作,要求压实责任 推动今年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丰收节”里话丰收 平原举办首届农民丰收节
全省百个“最美田园”产生 我市11个入围
全国第三所“江豚学校”在黄石开学
胡世忠主持召开昌吉赣客专站房和高铁新区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议
“上不上学前班”成了家长“心病”?
预付卡因常德芙蓉大酒店停业装修被“过期”
宁波将建立工会法律顾问制度 帮助职工维权
世界地球日:志愿者开展绿色环保之旅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喜获2017年度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年报编制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
村支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