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参与 同分享 奔小康】铜川市产业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长短结合、多方式带动、群众主体地位”五个原则,抓住“产业覆盖、技术帮扶、主体带动”三个关键,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因户施策落实帮扶措施,做到“产业覆盖到村、措施精准到户、技术培训到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围绕我市“3+x”产业战略布局,重点发展以苹果、樱桃为主的果业,以肉(奶)羊、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以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电商、光伏、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了贫困村中长期产业、项目、技术帮扶、光伏产业、电子商务“五个全覆盖”,目前,有中长期产业的贫困户总数达到11396户,涉及贫困人口36008人,2018年新增2432户7789人;特色种养殖4215户;乡村旅游21个村417户;光伏产业项目135个,总装机容量61.05兆瓦,光伏产业8774户。
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步建立。全市174个贫困村都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级财政为集体经济注入扶持资金8154万元,撬动社会资本9800万元。目前,每个集体经济组织都有2个以上经营项目,尤其是7个深度贫困村已达到了5个产业项目。宜君县黄埔寨村,印台区孙家贬村、上店村,耀州区北街村等充分发挥集体资产的效能,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新进展。通过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到产业扶贫工作中来。目前全市参与产业扶贫的市场主体有468个,其中龙头企业44个、专业合作社416个,市场主体与9939户贫困户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关系。同时,引进哈哥肉兔、新希望、大北农、中天羊业、海升集团、陕果集团、陕西红星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我市建立产业基地,为我市产业大发展、大提升注入了新的动能,“龙头企业+基地+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逐步形成。
扶贫产品品牌效应初步显现。通过大调研大走访、科技培训、绿色发展提升工程、品牌培育和营销、加强项目建设五项举措提升产业质效。组织参加了“第十届西部(杨凌)农资及苗木农产品交易会”和“北京陕西苹果周推介会”,在盐城市设立了特色农副产品直销窗口;参加了苏陕协作2018陕西特色农产品南京宣传推介周活动;组织企业参加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兰州)推介活动,扩大我市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政策落实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一是落实“五个三”指导意见。将“三明确、三到户、三带动、三健全、三强化”的“五个三”产业扶贫措施落实到产业脱贫全过程。二是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宣传制度、定期点评考核制度、明察暗访制度、月通报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的实施,确保产业扶贫工作有力推进。三是通过制定《关于下大力气发展扶贫产业夯实扶贫基地的意见》《关于推进农业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的意见》指导性文件,并率先在全省搭建财政金融创新服务平台铜川市产业扶贫合作发展基金、陕西农担铜川办事处,为深化财政金融创新提供了“铜川方案”;农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型保险除玉米、小麦、生猪、奶牛等险种外,创新发展了樱桃、肉牛、肉羊险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四是通过对产业项目分类指导、序时跟进,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并发挥效益。

北京市体育产业基地征集工作启动
“公交成为失联儿童守护车”信息又现 厦门公交集团辟谣
宝安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巡演圆满收官
37所学校获评顺德首批文明校园!看有你的学校吗
省运会武术散打结束 襄阳再添一金
【共参与 同分享 奔小康】铜川市产业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高职录取启动 佛职院顺职院招生2176人
武网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擂台” 4名球童将远赴法网
我市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宣传活动
农家乐老板李小花的致富经
柘荣:科技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永定高陂:老手艺的期待
南阳一男子鼻子红肿疼痛高烧不退 原因竟是拔鼻毛
南平全市生态环保工作专题会议召开
睢宁房湾湿地通过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现场考评
糖尿病人需警惕“糖网病”
【“三城同创”进行时】记者走进未来城东郡小区发现…
去台湾前回家 给侄儿取名字
男子参赌遭拒 愤怒挥拳伤人获刑
儿童节在即 广铁首次加开38趟动车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