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热爱诗词 20多年写下30万字笔记


张思智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八旬老人张思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张思智退休后“不甘寂寞”,加入果州诗社(现为南充市诗词学会)。20多年间,老人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写出大量朗朗上口的诗词作品,2009年, 他的第一部诗集《隆城春诗词》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
part1 热爱诗词 退休后每天学习7小时
虽已83岁高龄,但张思智的精神状态良好,说话声音洪亮,思维敏捷。谈起与诗词结缘,老人打开了话匣子。
退休前,张思智是仪陇县一名干部。不仅中国古典诗词, 那些被翻译成中文的外国诗歌他也时常翻阅。“除了吃饭,我的生活费都用来买书了。 臧克家的诗《有的人》对我影响很大。鲁迅、茅盾、赵树理等人的作品, 每每读来, 意味深长。”张思智告诉记者,退休后,生活一下子闲了下来,他便加入到果州诗社,开始学写诗词。这一写就是20多年。
“虽然以前经常看名人写诗作词,但细细学来,才发现并不简单。诗词讲格律,注重语言艺术,而我根本没有摸到这些窍门。”张思智说,于是,他每天都要花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诗词的相关知识,从报刊上看到不错的诗词或文章,就随手抄下来,反复吟诵。为了写出一手好诗词,他买了不少诗集和有关文学的书籍。
对于张思智来说, 创作诗词的乐趣在于一字一字地推敲、琢磨。翻看老人带来的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记者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他做的笔记。 据不完全统计,这20多年来,张思智写的诗词笔记在30万字以上。
part2 丰富老年生活 老伴的支持是他最大动力
说起写诗词的好处,老人脱口而出“修身养性”。“写诗词的时候, 不仅坐姿要端正,心也会变得安静。”张思智说,学写诗词不仅能促进阅读、增长知识,还能在交流中结识很多朋友。如今,不争不抢、不浮不躁的心态,让他倍感幸福。
2009年,张思智的第一部诗词集《隆城春诗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这么多年写诗作词,让张思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为老伴创作的一首诗《拐棍》。“又翻相集观双影,共话初盟醉入神。一束梅花香不绝,两根拐棍互依存。”短短28个字,在张思智舒缓柔和的朗读声中,别有一番韵味,让人感受到老人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爱情。张思智说,这首诗是他在4年前的结婚纪念日写的。当时,老伴韩桂枝遭遇车祸,昏迷了整整2个多月。醒来后,老伴短暂地失去了记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张思智每天都会陪在她身边,为她朗读自己创作的诗词,以唤醒她的记忆。
庆幸的是, 韩桂枝在张思智的照顾下恢复了记忆,如今除了生活上需要照顾外,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张思智说,对于自己的爱好,老伴非常支持,“她是一名气象工程师,在之前写关于气象方面的诗词时,她给我出了不少主意,让我在这方面有了不小的提高。”
如今,张思智的晚年生活很充实,虽然年事已高,依然坚持诗词创作。“快乐是养生的唯一秘诀。”张思智认为,老年人就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这样不仅能结识众多好友,还能拥有一个快乐精彩的晚年。(南充晚报记者 陈高洁/文 张瀚誉/图)
(原标题:退休创作诗词 八旬老人写下30万字笔记)

平远石正镇政府联合举办首届“美丽石正”摄影比赛
市档案局组织人事处党支部开展纪念建党97周年主题党日活动
龙山路(人民路—开渠路)改造工程开工
马楼子社区:广场舞期间宣传“扫黑除恶”
廉江市: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到吉水镇开展联组调研活动
八旬老人热爱诗词 20多年写下30万字笔记
孟津县平乐镇搭建平台凝聚民心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九次主任会议
清明小长假高速免费 交警提醒:短途旅行不妨走国道
丹阳保障建筑业职工工伤权益
老汉将废品袋堆满人行道城管买下废品清理占道
市公安机关上半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10接处有效警情54647起全省最少,仅占全省警情1%
我市将建九个社区邻里中心 辐射周边3-7个社区
苗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来铜考察
看曾昭娟如何演绎这一个敢爱敢恨的“九儿”(组图)
一位的哥的“四勤”
文明礼貌月,桃源八中志愿者在行动
列席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华侨参观市侨史馆及重点交通建设项目
向竣工作最后冲刺
第三届南通市健康长寿博览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