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机构改革红利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宜昌市新税务机构挂牌后首个征期平稳运行 八成以上涉税业务事项线上办理
  (记者揭兴伟、通讯员杨凯)8月30日,宜昌市召开“释放机构改革红利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这是宜昌市国税地税合并后召开的首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7月5日、20日市县两级新税务机构分别挂牌成立后,8月份首个征期平稳运行。改革的主战场正在向逐级制定和落实“三定”规定、逐级接收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等领域纵深推进。
“网上办税更便捷、实体办税更省心、税收执法更规范、辅导咨询更有效”,市税务局负责人在会上介绍, 今年以来,全市税务部门以纳税人为中心,坚持“机构改革、服务先行”,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拓宽办税渠道,优化办税流程,持续提升服务质效,让纳税人尽享机构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整合工作,全市15个全职能综合办税服务厅全部实现“一局一厅一窗一人”通办,设置综合服务窗口210个,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任意综合窗口均能办理所有涉税业务。
  同时,市税务部门联合国土、住建等部门,创新推进“一窗联办、集中服务”模式,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交易、税费缴纳“一站式”办理。仅一个月,宜昌市金江银座房屋交易办税服务厅就办理了1311笔房屋交易业务。宜昌市积极搭建多元化办税平台,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着力打造“网上+自助+移动+社会+实体”多维办税平台。今年1-7月,全市通过网上办、移动办、自助办业务200.53万笔,80%以上的涉税业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有效提升了纳税人办税效率。
  新闻发布会还透露,宜昌市全面推进环保税落地开征,半年来,税务部门在财政、环保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税费制度平稳转换,征管运行有序顺畅,绿色税制促进经济发展的效应开始显现。截止二季度,全市累计认定环保税纳税人650户,共入库税款2937万元。环保税正在发挥“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的正向激励机制作用,治污减排的导向作用初步显现。上半年,全市15家城乡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减免环保税205万元。
宜昌市再送企业减税“大礼包”
高新区综合办税大厅“一窗一人”,井然有序。(记者 王凌云 摄)
  8月30日,合并后的宜昌市税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自7月5日、20日市县两级新税务机构分别挂牌成立以来平稳、高效运行情况。在市委市政府推出“千名干部进千企”之际,市税务局深入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释放一系列税改红利,给企业带来多项“大礼包”。
  实现“一局一厅一窗一人”通办
  新闻发布会上,市税务局副局长陈海涛介绍说,国税地税合并后实现了办税服务厅升级,全市15个全职能综合办税服务厅全部实现“一局一厅一窗一人”通办,设置综合服务窗口210个,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任意综合窗口均能办理所有涉税业务,彻底告别原国地税合作时期的“一窗两人”。
  市税务局联合国土、住建等部门,创新推进“一窗联办、集中服务”服务模式,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交易、税费缴纳“一站式”办理。仅一个月,宜昌市金江银座房屋交易办税服务厅就办理了1311笔房屋交易业务,效率翻番。
  宜昌市还推出“网上+自助+移动+社会+实体”多维办税平台,80%以上的涉税业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理。
  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将新办纳税人需要办理最多的11个办税事项整合成一个套餐、一次性集成办结,持续在简便流程上做“减法”。目前全市已有超过3300户新办企业纳税人享受到办税便利。
  宜昌市明确“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多达143个,“一次不用跑”办税事项80个,基本涵盖了办税全流程。
  市税务局明确23个相同事项实行“一套资料办”,全面实现办税服务提质升级,真正让纳税人“进一个厅,到一个窗,办完所有涉税事项”。
  小微企业连获三大“礼包”
  发布会上,市税务局副局长谢忱介绍说,为了给中小企业减低税负,国家出台了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
  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可分别享受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政策(此项规定不包括增值税专票)。
  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再扩围。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据初步统计,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应纳税所得额从50万提高到100万元,截止到2季度全市共7505户纳税人享受小微企业优惠,减免税额6075万元,政策受惠面100%。
  小微企业工会经费全额返还。自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范围内按规定免征增值税且当年成功申报缴纳工会经费的小微企业,均可享受工会经费全额返还政策。
  支持企业创新有实在利好
  据谢忱介绍,为了鼓励科技创新,国家出台了重大利好政策。首先,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从2018年到2020年底,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75%,并扩大至所有企业,进一步激发了宜昌市企业的创新动力。根据2017年数据测算,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金额将增加5.3亿元,减税近1.3亿元。
  对于研发人员来讲,今年也迎来一个大红包。财政部等三部委5月29日提出,7月1日起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研发人员,可以将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另外,延长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亏损结转年限。对当年具备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准予结转弥补亏损由5年延长至10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标准调整到8%。 (记者 王凌云 通讯员 杨凯)

离婚分房未及时付款 现在涨价应补偿吗?
广元组团亮相首届天府金融博览会
【民生沟通】联邦广场被围闭属于浪费公共资源?
“绿里淘金”焕发森林活力——聚焦台州林业发展之三
古田县乡土人才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释放机构改革红利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方红卫到城固调研古路坝国际研学小镇、航空智慧新城建设等
杞县教体局督导检查学校安全工作
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新建住宅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
陆丰禁毒彰显严打高压,抓获三名涉毒分子
2小时飞机3小时火车4小时山路 镇海蜀黍做了件超暖心的事
市扶贫办迅速传达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大会精神
【“9•8”厦洽会】北岸:推介招商发展临港健康产业
24小时自助图书馆明日起开放 市民可随时借还书
丰满区筑牢反腐防线涵养廉洁家风
我区举办新任职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大会
呵护生命 传递温暖---市红十字会开展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采集活动
粮食局:无锡市粮食局来常考察市本级地方储备粮油管理工作
鲤城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小龙坎至杨家坪公交优先道今日启用 8.2公里可节约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