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从《路》开始


襄垣县红官线公路四通八达,打通百姓致富路。
记者 常珍珍 徐姗
“路通了,好日子来了!”
60岁的杨明山老汉,以前最怕出门。从老家襄垣县上马村到县城,来回一趟最少6个小时。一天一趟公交车,一到下雪天还经常坐不上车。“日盼夜盼修路,今朝终于梦圆。现下,一天4趟公交车,不到一个钟头就能到县城。”
一条公路改变一个村庄,一条公路带动一项产业,一条公路致富一方百姓。襄垣县红官线公路升级改造后,东临后湾水库的上马乡,有11个行政村、近4000口人的“出行难”问题得到缓解。“路越修越好,游客越来越多,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杨明山老汉喜上眉梢。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基层百姓发自内心的喜悦,这是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近日,习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书记席小军专门批示“做好规划,保质保量,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农村路连接千家万户、旅游路延伸千山万水、产业路通往万园千企……被确定为全省“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县后,襄垣县把“建好、养好、管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引擎,持续发力、衔枚疾进,“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网越织越密,带动沿线农村产业蓬勃发展。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目前,襄垣县已实现乡乡镇镇通三级公路,100%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毛细血管”更通达、发展骨架更完善。全县唯一的贫困村西营镇马鞍山村已实现整村搬迁,通路通车。
古韩大地,一条条蜿蜒前行的“四好农村路”,为偏僻沉寂的乡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撑起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期盼、新希望。
这是一项提升城市品质的发展工程——
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精品化”,出县一级路、通乡二级路、进村等级路、出门硬化路,把公路打造成城市快速通道、绿色景观长廊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四好农村路’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交通运输部门要抓紧完善护栏、护坡、水渠、标识标牌等配套工程,沿线各乡镇要把道路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按照‘五道五治’行动要求,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推进。”
襄垣县委书记、县长胡三虎轻车简从、奔走基层,先后深入王虒线温家庄村、红官线土落村和司马村等地,听民声、察民情、问民意,就“四好农村路”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调研考察,现场主持召开任务安排部署会议,用脚步丈量作风,用实干履行担当。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胡三虎调研考察的脚步,遍及8镇3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村村寨寨、路路渠渠、山山梁梁都留下了他躬身俯察的身影。
襄垣县被确定为全省“四好农村路”创建示范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四套班子领导人人上手、个个参与,迅速成立了规格最高、涵盖县领导最广泛的领导组,同时配套组建督导组和动态督查组,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
规划高起点!
作为经济发展的动脉与骨架,按照“内通外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总要求,高点站位、高点谋划,确立“出县一级路、通乡二级路、进村等级路、出门硬化路”通行保障思路。到2020年,实现县乡村道路提档升级,进一步提高通达深度,打通最后一公里,构建起“高铁普铁东西平行,太长黎霍十字互通,国道省道南北过境,县道乡道四纵四横、村道联网硬化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式交通运输路网格局。
投入高额度!
“十三五”期间,襄垣县规划投资规模11.15亿元,改造农村公路508公里。其中,2017年规划投资规模2.39亿元,改造农村公路153.576公里,实施村通自然村硬化路275公里,率先实现自然村硬化路全覆盖,实现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一体化。
建设高标准!
8月底,省级财政下拨资金4500万元。“按照25%的撬动比例,襄垣县要在不足100天的有效工期内,完成投资1.8亿元,改造150公里农村公路,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标准之高,在襄垣县公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胡三虎说,“不管困难再大、任务再重,襄垣县都知难而进不言难,迎难而上不畏难。”
不畏难,领导包保作表率。县四套班子领导,每人包保一条路,现场督战、靠前指挥,抓重点、抓难点、抓盲点,协调各方、解决难题。
不畏难,群专结合控质量。县交通运输部门充分发挥建设主体作用,全面推行三级质量监管体系;监理旁站跟踪把关,质量抽检层层把控,群众代表蹲点监督。
不畏难,以点带面强推进。遵循“县级道路不低于三级、路面宽度不少于7.5米,乡级道路不低于四级、路面宽度不少于5.5米,村级道路路面宽度不少于4.5米,其它自然村、产业园区道路路面宽度不少于2.5米-3.5米,每200米设置一个错车道”的保障畅通要求,同步建设客运候车亭、招呼站、排水和生命安全防护等设施,精心打造红官线、史返线等8条共计140公里的示范线路,完成了50公里“畅返不畅”建设任务。
被喻作交通“毛细血管”的农村公路,寄托着农民朋友致富的希望。截至目前,襄垣县还完成了省交通厅下达的农村旅游公路建设、窄路基路面拓宽、生命安全防护和合漳危桥改造等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
路通百业兴,人在画中行。
如今,走进襄垣,随处可见:畅通的农村公路,串起一个个美丽乡村;路边新建的错车台、整洁的候车亭、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还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采摘园、特色小镇、村居民宿……构成了一幅农村公路“带动县域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这是一项集聚各方力量的系统工程——
推进农村公路养管“专业化”,“一把扫帚扫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将农村公路管好、护好、养好,让道路四季畅通、风雨无阻
清早6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上马村,一个略微驼背的桔色身影,推着印有“公路”字样的三轮车,来到一座公路桥上,清扫路面、修葺路肩、清理排水渠。
他叫梁进宏,今年69岁,家住上马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路工。9年间,一人、一桥,他演绎了一段段风雨无阻护路情。“现在,环卫、养路一体化,工资也涨了,一年4000元,还不耽误干农活。”
梁进宏是襄垣县“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办法”的受益者之一。
农村公路,“三分在建、七分靠养”。襄垣县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办法”,事出有因。
多年来,襄垣县公路养护模式一贯是:相关部门“你吹你的号,我唱我的调”“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和中小修工程由县交通运输局养管中心统筹,日常保洁依靠各乡镇负责组织实施。
全县农村公路1531公里。其中:县道11条、204公里,乡道43条、356公里,村道726条、971.1公里。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管理存在诸多盲点,路域环境参差不齐,监督考核难以到位。
纾解这一病灶,重在“治未病”。去年12月份以来,借势“五道五治”行动,襄垣县“五道”环境彻底改善,路域环境新、城乡美如画。为巩固成效,县委、县政府深化养护体制改革,创新思路,出台了“城乡卫生一体化管理办法”——
全县所有道路全部交由县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各乡镇设立环卫站,加挂“乡镇公路养护站”牌子,负责“五级道路”的路面保洁、排水畅通、路肩边坡修整,以及公路日常巡查、应急保障等,“一把扫帚扫到底”。日常保洁养护,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监督考核验收,“一把尺子量到底”。
腾出手脚和精力的交通运输局养管中心,致力于县乡村三级公路的大中小修和水毁工程抢修,工作时限缩短,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今年以来,围绕“建护坡、修水渠、治便道”三项重点工程,挖补路面6.8万平方米,砌筑挡墙9500立方米,建护坡87080立方米,修水渠35612米,安装标志标牌2735块等。
面对财力紧张、支出压力大的局面,县委、县政府优先保障养护经费,确保不拖不欠、只增不减。今年,全县养护经费由原来每年1200万元增至180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1.5%以上。同时,规范实施养护工程,从项目勘察设计、监督管理,到工程交工验收、决算审计,严格执行“五制两审一复核”“三同时、七公开”制度,推行养护作业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
交通运输,事关国计民生。保护路产、维护路权,考量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执行者的责任和担当。
部门联动,加强路政执法管理。集中开展违章建筑、占道经营、非公路标志标牌整治行动,共拆除县乡村道两侧违章建筑149处,取缔占道经营和马路市场112处,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210块,除隐患、美环境。
部门联动,加大联合治超力度。以县治超办牵头,联合公安交警、路政部门,实施路警联合执法,路面巡查、夜间突查、一案多查,严厉打击、决不手软;对全县74家货运源头企业实施严格监管,源头监管,堵源截流;对西北公路治超站监控平台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在县乡道路主要路段和交叉路口安装电子抓拍监控设施,科技治超,全过程、全天候监控。
部门联动,加快推进综合执法。“五级”道路,关键在治,根本在管。襄垣县探索实行“两明确、三建立”机制。
“两明确”:明确责任、明确标准。国省县道归路政,乡村道路归乡镇,重申产权规定,严格许可审批,红线禁令不可碰,违规违法重处罚。
“三建立”:建立路警联合执法机制,每周一、三开展交警、路政、运政联合执法;建立城乡一体综合环境执法机制,实行环保、城管、环卫、市政、园林、爱卫办联合执法,围绕公路抓督查;建立完善“两违”综合执法机制,公安、法院、国土、住建、市场、司法等部门联合执法,严格整治公路两侧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
“通畅有序、安全舒适、生态优美”,“四好农村路”固本强基、助力经济、支撑发展;
“路路可看、村村可进、户户可入”,襄垣县打造“四好农村路”呈现出一道道靓丽风景。
这是一项增强群众获得感的民心工程——
推进农村公路运营“市场化”,公路振兴乡村、助推脱贫,客运、物流、邮政、快递齐头并进,活了乡村、富了百姓
驱车驶出襄垣县城,从平坦的农村公路穿行而过,沿途河流山峦蜿蜒曲折,让人尽享惬意。一条条农村公路的触角延伸到山庄窝铺的每个角落,缩短了城乡距离,串联起美丽乡村的幸福故事。
“四好”公路强服务,条条大路惠民生。今年以来,襄垣县以做好全省交通运输综合服务一体化试点县和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县为目标,全面实现了农村客运、物流、邮政、快递一体化,并覆盖到全县323个行政村,让广大群众确实享受到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和城乡客运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村村通,人人享,客车到村全覆盖——
“出门有好路,抬腿便上车。”68岁的北田漳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培胜说道,“以前去县城一天就一趟车,还是短途车,去不了几个村。现在一天好几趟往返公交车,最远能到虒亭镇送返村,去哪儿都方便多了。”
如今,襄垣县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县城免费公交,对7个乡镇汽车站进行升级改造,新购电动公交车32辆,建设成集公交、客运、邮政、快递、物流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客运服务站,形成道路旅客由外到内集散畅通的交通网络。
“四好农村路”建设,极大地优化和完善了城乡客运出行环境和条件。襄垣县增开县城免费公交双向对开循环线路和城乡公交线路,同时以乡镇客运服务站为依托向建制村辐射,增开农村公交客运班线33条,填补乡镇到村、村与村公交客运空白,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不断改善通行条件,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交全覆盖。
强监管,车无忧,智慧交通保安全——
“听说马上要给公交车、出租车上安装卫星定位装置了,车走到哪里都有记录,这样咱开车也放心多了,家人也少操些心。”正在跑车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一脸笑容地说道。
“道路畅通、安全保障、群众满意”,这是襄垣县建设“四好农村路”的最终目标。如何做好安全保障工作?襄垣县加强顶层设计,抓实基础建设,通过先进设备的技术应用和精细化的交通组织规划,加紧推进定时准确、高效安全节能的全新交通管理模式。
加快对现有公交、出租车辆安装卫星定位装置,落实监控人员,建立监管台帐,确保车辆实时在线,实现技术监控全时覆盖;
在全县13个乡镇、园区设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323个行政村设立道路交通管理站,实现监管体系全域覆盖;
预防为主,综合施治。对车站及周边道路交通、客运市场秩序、货运企业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实现源头治理全程覆盖。
智慧交通便民出行,实施“互联网+交通”工程,开通网上约车、网上订票、网上办理邮政快递等交通服务,释放数字经济力量,推动“便民服务”深入乡村“最后一公里”。
筑坦途,拓市场,条条大路通小康——
二十多年前,从长治到太原的必经之路红官线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沿途的上马乡更是兴盛热闹。然而,随着紧邻的208国道建成通车,这条线路逐渐荒废。
“咱乡的‘好东西’不少,附近有宝峰湖,绿色有机小米、豆角、青椒等品质好、营养高。”上马乡乡长杨林波感叹道,“可惜了,就因为路不通,产品都卖不出,青椒种植也从以前的3000亩缩减到1000亩。”
如今,机遇随着襄垣县创建“四好农村路”而来。2016年,襄垣县委开始对红官线进行改造,今年国庆节前夕,正式建成通车。
畅通乡村路,打开致富门。山苍翠、水清秀,勤劳聪颖的上马乡人看到了新的“门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依托后湾水库(宝峰湖)自然风景优势,打造上马钓鱼风情小镇。
“没有好路,游客哪会来我们这穷山旮旯?”谈起“四好农村路”,杨林波滔滔不绝,“今后将把宝峰湖向外扩延50米,打造环湖骑行、马拉松等活动。游客多了,还能拉动当地和周边农副产品的销售,带动百姓致富。”
修路通车,打开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也推动了物流发展。
襄垣县积极探索农村货运班线物流模式。目前,全县共有32家物流企业、3个大型配货市场、21家快递企业,运管部门对这些企业严格进行了备案管理。
引导企业纵深发展,“最后一公里”物流有限公司,已在全县11个乡镇设立了配送站,在230多个行政村设置了服务点。物流业的健康繁荣,更加方便了百姓的物资贸易,农产品销售、农资采购渠道更为通畅。
连城通乡、进村入户的“四好农村路”,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打通了县域经济发展大动脉,扩大了对外交流交往,有效改变了区域交通条件和发展环境,有力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大道通衢天地阔。襄垣,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大道上一路疾驰。

市长林贤进督导沙坪街道创文工作
重磅!一批专家齐聚安徽这个地方研讨大事
起拍价最高8513元/㎡,舟山这5宗地块将挂牌出让!
高地价低房价,开发商赔本拿地!谁会做亏本生意?
潍坊市市级重点项目——潍坊火车站南广场片区项目(识别阶段)
乡村振兴,从《路》开始
这件惠山泥人来头大,是慈禧五十寿诞礼 "蟠桃会"其实有两件
我市加强财政审核节约政府性资金比去年全年翻二倍
郑州市食药监管局调研郑东新区基层站所规范化建设工作
咸宁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进四项工程建设
特别防护期,大鹏新区文体旅游市场平稳可控
外来纸棺“身份”不明 火化遭拒
[都江堰市]都江堰市携手香港理工大学 共建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萨区纪委监委深入学习领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烈日下的公路“医生”
我市绿色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滨兴街道七社区: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到颐养中心送爱心
风雨刮倒10米高大树,区庄原道路一小车被砸
台州市社发集团:破解制约因素 推动项目攻坚
临安:油菜花开 大地披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