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树葬的场地□记者 王都君 文/图
节地生态安葬是指免费将逝者骨灰安葬在树下、草坪或花坛内,或采取骨灰散撒等方式,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3个月内骨灰即与泥土融为一体,让逝者归于自然。节地生态安葬是不保留骨灰的生态安葬方式之一,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尚之举。
3月16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民政部门向市民发出《安阳市2018年首届节地生态安葬公益活动公告》,同时将开展免费生态葬等系列活动。那么,市民反应及看法如何呢?节地生态安葬又有哪些好处呢?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清明倡导文明绿色祭扫
当日,记者来到市韩陵山公墓,其中一块墓碑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块墓碑下是一片花丛,花丛中有一块几十厘米见方的石碑,花丛后面是几棵树木。“今年我们主推树葬,这些树木下是用来埋葬逝者骨灰的,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的骨灰盒,3个月内骨灰即与泥土融为一体。”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我们倡议市民用献一束花、清扫一次墓碑等文明健康的方式来缅怀先烈、追思先人;倡导绿色殡葬,不在公共场所焚香烧纸、抛撒冥币,自觉抵制低俗的祭祀用品;采用骨灰散撒及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法,用家庭追思、公祭悼念、网上祭扫等方式祭祀。”该工作人员表示。
“3月31日上午,我们将在韩陵山公墓开展首届全免费生态安葬公益活动。”市殡葬管理所主任冯书玲介绍,凡有意参加活动者,即日起可与安阳市殡葬管理所联系报名登记事宜,报名截止日期为3月20日。
“市民政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倡导文明低碳祭扫,鼓励市民使用鲜花祭扫等环保文明祭扫方式,宣传节地生态安葬,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认可。”该工作人员介绍,节地生态安葬在绿色环保、节约土地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广大市民支持并投身于此项公益性事业,从而更好地促进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这种全新的、科学的、符合人性人情的新型殡葬方式,对于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部分市民认可绿色殡葬方式
那么,对于既便宜又环保的绿色殡葬,市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树葬、海葬、花葬、格位存放……这些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你希望在百年后采用哪一种?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市民,发现不少市民对于价格低廉的节地生态安葬都表示能够接受,而另外有一部分市民则倾向于选择传统墓葬方式。
市民杜先生表示:“受到盲目攀比思想的影响,一些家庭花费大量金钱办丧事,尽可能选择高档殡葬用品,倾其所有大办丧事,等到把全部丧事办下来,才发现殡葬费高得惊人。我觉得绿色殡葬挺好的,不仅节约也很环保。”
市民赵女士表示:“儿女应该在老人生前多尽孝心,让老人安度晚年,不要留下任何遗憾。老人去世后,办丧事应该从简,绿色殡葬就是很好的选择,让老人真正入土为安。”
“清明节花再多的钱,也比不上亲人在世时对他们的孝顺,平常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比什么都好。”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市民陈先生。
市民郭女士说:“我倾向于为去世亲人选择比较传统的墓地,把墓地弄得好一些,自己心里也有种安慰。相比而言,绿色殡葬过于简单。”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眼下推广的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节地生态安葬绿色环保,但不少市民还是因尊重家人意愿、照顾其他家庭成员的感受,或者是迫于外界“厚葬才是孝敬”的世俗看法,宁可选择高价购买墓地,也不愿意采用简洁的绿色殡葬方式。
但让人惊喜的是,一些老人也有了选择绿色殡葬的想法,他们嘱咐家人,在自己百年后丧事从简,不可铺张浪费。冯书玲告诉记者,前不久就有两位老人分别致电市民政部门,称在自己去世后一定要选择绿色生态殡葬,真正入土为安,也能给子女减轻经济负担。
文明祭扫将成为一种趋势
“献一束花缅怀先辈、敬一杯酒追忆亲人、植一棵树寄托哀思……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清明节为已故亲人带去一捧鲜花的文明祭扫方式越来越受到青睐。把骨灰撒进江河湖海,或埋入花园、树林的泥土之中,让逝者的骨灰和灵魂彻底回归大自然,绿色又环保,既解除了亲属们的车船奔波之苦,又避免了漫山遍野焚烧香烛和纸钱带来的安全隐患,是一种更加环保和文明的祭奠方式。这种文明、节约、低碳的祭扫方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冯书玲告诉记者。
“很多市民得知我市将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消息后,纷纷打来电话询问具体细节。看来我们安阳市民对这种葬式葬法还是能够接受的。”冯书玲说,很多询问节地生态安葬的市民认为,人走后,最重要的缅怀是“心里想着”。树葬、花坛葬、草坪葬不仅绿色环保、节约土地,又文明节俭。让骨灰融入大地,滋养树木生长也是以另一种方式让生命延续。
如果说,从土葬到火葬是一场革命,那么,节地生态安葬就是殡葬改革的“二次革命”。冯书玲介绍,目前,公墓作为过渡阶段是必需的,但随着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绿色殡葬方式以及网上祭扫等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不保留骨灰将是一个趋势。
“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不对广大群众作出硬性要求,它是一项公益性活动,因此将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群众逐步接受节地生态、绿色环保的安葬理念。”冯书玲说,结合实际情况,我市还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实施细则和服务标准,建立节地生态安葬激励机制,让市民享受到殡葬改革带来的实惠。
相州晨语:文明殡葬从观念开始
□王都君
悼念亲人是人之常情,但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应革除那些带有迷信色彩的陈规陋俗,使丧葬礼仪文明、健康、环保。
节地生态安葬具有绿色环保的优势。在墓地越来越稀缺、昂贵的情况下,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人逐渐增多,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丧葬文化源远流长,妥善处理逝者是家族团结和社会凝聚的重要象征。如今,社会环境和殡葬观念发生了转变,一些新的葬式葬法和祭扫手段涌现出来。政府在殡葬问题上要顺其自然地引导,在尊重当地习俗的前提下,给老百姓更多选择的空间,为绿色殡葬提供更多的方便。
要让群众摒弃丧葬陋俗、做到文明祭奠,关键还需从转变观念入手。首先,民政等部门应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丧葬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转变为“厚养薄葬”的观念,倡导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例如,在丧葬和祭祀活动中焚烧纸钱等陋俗,既浪费了钱财,又污染了空气和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完全可以用呈献鲜花、播放鞭炮声录音、网上祭奠等文明且环保的形式取而代之。党员干部更应有对生老病死科学理性的认识和觉悟,做绿色殡葬的带头人,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实行生态安葬。大力宣传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先进典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好心茂名”2018年龙舟邀请赛在小东江激情上演
中心城区通江片区两宗百亩优质地块3月28日开拍!
36路公交车运行线路图站名与站点指示牌不一致(组图)
连云港市举行2018年入伍新兵欢送仪式
市委组织部组织学习生态环保会议精神
我市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工作:让生命回归自然
关于公布2018年潍坊市中小学生普及游泳运动培训场馆及培训时间的通知
马尾青洲污水处理厂下月将实现一级A排放
嘉鱼县承诺办好“十件实事”夯实基层党建根基
市教育局将开展2018年春季开学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专项督导检查工作
工人在铺设PVC卷材塑胶地板
“三大优势”为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里庄:五龙初夏杜鹃红
儿童模仿动画片屡酿悲剧 代表建议严格审核分级管理
高明91家企业将获1536万元补助资金
金华开发区集中整治广告乱象 “点亮”公益广告
致力做大做强怀化冰糖橙产业 怀化举行首届冰糖橙高峰论坛
第五届中国品牌经济高峰论坛在我市举行
龙海:惠渔惠民 增加渔船风险保障
网上“撩”个温柔小姐姐 见面这么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