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马科(季竹林)


季竹林
近两月来,一直对《马科回忆》这本书爱不释手,因孤陋寡闻,不知道与自己咫尺之遥的深州市赵八庄村竟有这么一位大人物。合上书的一刻,觉得应该记录些什么,写上海京剧院戏曲大导演,一位精巧匠人,一位业界奇才,一位睿智长者,哪来的勇气?绞尽脑汁,用了“老乡马科”做标题。
名导马科执导生涯如一部新中国戏曲发展史。且不说2018年6月刚刚荣获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京剧项目传承人”称誉;且不说2015年上海颁发“白玉兰特殊贡献奖”点燃全场气氛的激动时刻;且不说著名学者余秋雨“生长于民间土壤,扎根于传统艺术,陶冶于国际学派,奋斗于坎坷岁月,大成于改革盛世,享誉于海内海外”的精准评价;且不说作品获得过“中国戏曲学会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许多奖项,只说艺术生涯中执导的十余个剧种八十多部戏曲作品,就是一部恢宏人生,不朽传奇。他24 岁为京剧大师周信芳执导《文天祥》而踏上导演之路,27岁导演《红色风暴》受到周恩来总理后台探望赞赏,一部《曹操与杨修》在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中引起轰动,到近古稀之年导演“世界戏剧工程”排演剧目《东边太阳,西边月亮》,古今中外,融会贯通,每一部作品都可圈可点,广受赞誉,广为流传。这些剧作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精神,扬正气,抒胸怀,把传统戏曲推上了一个崭新高度。
匠人马科严谨的工作态度直接决定着戏曲质量和人生高度。与其说是匠人不如说是戏痴,与其说是导戏不如说是磨戏。为排一部戏,先给全体演员上三天表演课,阐述关于角色“动作”的概念,要求演员不是单纯演绎“戏中人”形体动作,是要演出全部身心动作。他始终把引导演员入戏作为导演的先期工作,更善于调动大家排戏积极性和主动性。风趣幽默地举例子,身体力行地做示范,如此,一个剧组几天磨合,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到正式排戏便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因为有深厚的话剧表演基础,他博采众长,让演员以戏中人身份提前入戏,甚至把工作生活的环境都当成舞台,让每一位演员时刻琢磨角色,随导演节奏进入如痴如醉的排练状态,达到戏曲不是“排出来”的,而是从身上“生长”出来的效果。
剧本为一剧之本,为使人物鲜活逼真,适合舞台表演,马科不会按剧本照本宣科,而不惜得罪大编剧、大人物,亲自修改剧本,甚至大刀阔斧地修改,以达到最佳舞台效果。曾经如疯似狂关自己三天三夜,拿出一个两万字的《武则天》剧本;曾经半夜把自己贴在墙上,琢磨《宏碧缘》花碧莲的壁虎功,吓得爱人失声大叫;曾经和陈西汀、余秋雨聚谈,探索黄梅戏新的表现手法,为《红楼梦》剧本切磋琢磨一个月;曾经为《程长庚》七易其稿,临场又接受意见,改对白为唱腔,八次易稿;曾经通宵连夜修改担负重大政治任务的京剧《百花公主》剧本。
奇才马科颠沛流离的青少年时代为导演生涯积淀了深厚能量。小学一年级时爆发“七七事变”,一家人背井离乡,随难民潮辗转石家庄、郑州、西安等地。1942年告别父母,入夏声剧校,寓意“华夏之声”,开启了梨园之路。在日本人的炮火声中,一路学艺,一路演出抗日剧,游走在陕西、四川的城市农村。一部《新打城隍》轰动秦川八百里,使“夏声剧校”在抗日后方尽人皆知。
国难当头,风雨飘摇的时代,一群朝不保夕的孩子,却为追逐梦想守着一片梨园净土,以小我之身演绎《陆文龙》《梁红玉》《抗金兵》等慷慨激昂的大爱之作,以教化世人,唤醒世人。抗美援朝战场上,遭遇敌机轰炸后,他和慰问团战友从山洞钻出来继续演出,只把枪炮声当舞台伴奏。付出汗水和艰辛没有迎来主角光芒,因为嗓子倒仓只能演一些小角色。小角色包含了生旦净末丑各行当,角色虽小却练成了无所不能、无戏不通的万金油。学戏研戏的脚步没有因为自身条件限制懈怠,恭敬做每一位比自己高明的人的学生,更不会错过向周信芳、盖叫天、刘斌昆、童芷苓、李玉茹等名家们学习的机会,虽与梦想差之千里,改行做了导演。这一改,却改出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而诞生了诸多传世剧作。
奇才背后其实是一个“死用功的笨人”。每一部作品成功都需要一段艰辛历程,小导演给大演员立规矩,只凭对艺术的尊重和敬畏,才有了大演员的态度诚恳和“诚惶诚恐”,才能带动影响整组人,如此,不出精品没有道理。《马科回忆》中写道:排练一部京剧,首先是完成一部话剧的工作量,再是一部歌剧的工作量,然后是一部舞剧的工作量,多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这部戏才能面世。其中一招一式、一情一景都要导演考虑周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睿智长者马科近四十年来,艰难跋涉,苦苦求索,精品频出,硕果累累,且跨剧种排戏,话剧、戏剧自如切换,力求每部作品都经得起时间考验。到延安,帮助排演歌剧《任志贞》,深入瓦窑堡、绥德和延安周围山川沟壑体验生活,寻找英雄足迹。拖着带病的身体,冒着三五步外就看不清路的沙尘,忍着室内床边潮虫的骚扰,满含激情,旨为老区人民奉献一部精品,一待就是两个多月,直到隆重上演。到北海,应粤剧团之邀,排演《潮涨潮落》,遭遇台风,居室玻璃横飞,树枝屋内摇曳,不曾退缩,不改执着。到合肥,应邀排演京剧《程长庚》,曾带全剧组人员到程长庚老家潜山县程家井村深入生活,到程长庚乡邻间感受风土人情。他力排众议,果敢担当,住在安徽省京剧团院内,仔细揣摩本地演员,并大胆启用,不惜拿出更多时间磨合,而放弃借用大剧团演员,只为把一台完整的戏和班底留在本地。
1991 年,他成为第一批国务院设立的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没有惊喜,只更深刻认识到时代需要京剧,这是对京剧导演的认可,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七十余年从业历程,幸有宽松创作氛围和良好创作环境,导演马科不时制造着“菊坛的震撼”,而有了“划时代”“里程碑”等评价。逆境,越艰难越坚强;顺境中,越赞誉越淡定,这便是老乡马科。

衡湖情恋(许春祥)
市委第四巡察组专项巡察市林业局党组脱贫攻坚情况反馈会召开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坚守安全生产红线 我市召开安全生产约谈会
保定街道城管中队加强校园周边市容整治
老毕业生参观卫校
老乡马科(季竹林)
千年药膳焕新机
三鸟市场改造完后年产值有望达十亿
阆中市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普法活动
惯偷男子两年内专注偷车十余起 领刑二年并罚金
省临床路径质控中心督查组莅临三院督导检查
对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第82125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实施“五大工程”建设优秀党外干部人才队伍
市工商局组织开展流通领域成品油质量抽检工作
在艾香里相逢
2月24日北京再迎铁路返程高峰 明后地铁南站末班延至24时
奏响担当作为主旋律
大数据智能化推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 潼城进入“智慧政务”时代
产业投资拉动固投快速增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