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盐城人立夏爱尝“四鲜”


【导读】 所谓“假”,是“大”的意思,是说进入立夏时节,万物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
5月5日,立夏。按老习俗,这天称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可你知道吗?立夏当天,咱老盐城人不光要称体重,还要尝一尝煮蛋、烧饼、藕和甜菜四种美食。这是为啥?
立夏时节,万物进入生长旺季
盐城民俗专家、盐都区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王登佐说,要从天文历法聊起。他说,立夏节气,古人称“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这一天在天文历法上,是告别春天、迎来夏日的转折点,太阳行至黄经45度。
有趣的是,立夏时天黑后观察天空,会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南——从正东算起45度的位置。立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夏,假也。”所谓“假”,是“大”的意思,是说进入立夏时节,万物进入生长旺季,故立夏过后,是进行农作物耕作的繁忙阶段。
实际上,立夏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日。比如,周代在立夏这天,天子要率三公九卿和众大夫,到郊外迎夏,并举行祭祀先帝的仪式。汉代也沿承此俗,到宋代,礼仪更趋繁琐。到明代始有“尝新风俗”。
到了清代,还有馈赠礼品的说法。关于这种说法在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就有记载,书中说:“立夏取平时曝晒之米粉春芽,并用糖面煎作各色果叠,相互馈送”。可以看出,古人把立夏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立夏表明夏天的开始,盐城旧俗忌此日无雨,谓之“立夏不下,高田不耙”,“立夏无雨,碓头无米”。
旧时老习俗,保你不“疰夏”
在盐城,一直流传着煮蛋、做烧饼、吃甜菜等习俗,少数地方至今甚至还流行裹粽子和煮藕的习俗。立夏这天,小孩子一早起床,趁天未亮时坐在榔头上吃蛋,吃不完的蛋则用红绿丝线结成蛋网挂在脖子上。
那把蛋挂在脖子上,是何用意?“传说,立夏之日,瘟神醒来,背着瘟袋,急匆匆赶到下界。只见遇到的孩童,个个胸前挂个红绿丝网兜,里面放着煮熟的鸡蛋、鸭蛋和鹅蛋。瘟神知道是女娲的嫡系子孙,哪敢做恶,即刻走开。”王登佐说。
后来,就慢慢变成一种习俗。人们认为,只要在太阳未升前,全家人吃黄烧饼煮荷包蛋,中午吃甜菜,人们相信这样会增加营养不“疰夏”(夏天不生病)。而小孩吃藕,则寓意着会长成“藕节节”一样的壮实。
“所以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有这么一句老话叫‘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王登佐说,目前立夏吃蛋的习俗仍然存在。此外,还有持秤置筐称体重的习俗,认为称了体重并记载下来,为的也是不“疰夏”。
如今,盐城民间吃蛋、挂蛋网的习俗仍然普遍存在。王登佐认为,其中寄寓的是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与崇信之情。因为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盐城民间还有种说法,小孩立夏吃蛋,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鲤鱼跃龙门,希望儿女成龙成凤。

菏泽市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入户调查公告
海宁市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干部管理考核“全下沉”
大手拉小手 共种“小记者林”
进村入户访民意 帮贫解困显真情
最多跑一次 秀洲高效率
老盐城人立夏爱尝“四鲜”
江海西路快速路提前3个月全线通车 全程约8.8公里无红绿灯
龙岗区这几条断头路或年底前打通 开车走路更方便了
我省出台实施意见 从9个方面绘制民族地区发展蓝图
高考考生必知:考前睡不着怎么办?需提前做哪些准备
张国伟在封丘调研产业扶贫工作时强调:明确主导产业 精准集中发力 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脱贫攻坚成效
一个50多年的愿望 盼您相助
一路收获最美风景和满满感动
喜迎国庆 市质监局到共建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北京西城民生工程按民意来立项
市公路管理局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
沐川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接受专家评审
临泉县老集镇四举措扎实推动“五净两规范”在各村开展
为送坐过站的小乘客,宿迁好司机开完公交车再开私家车
绝壁天梯体惊险 玻璃栈道“试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