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基石。自2004年以来,朝阳区教育系统持续实施三轮“双名工程”(名师工程、名校长工程)。随着三轮“双名工程”的深入推进,我区干部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取得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名师、名长。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人才队伍,今年我区正式启动第四轮“双名工程”,新一轮“双名工程”将重点推进落实四项行动计划,帮助朝阳教师成材。
今年是第四轮双名工程的启动年,按照计划,年底前我区将以学区为单位集中展示50余位名师的教育理念和特色,这是朝阳区首次以学区为单位进行名师特色展示,也是朝阳区“名师工程”首次集中展示超过50位名师。
11月底开始,这批由各学区自主推荐的名教师陆续“亮相”,与全区教师分享教学经验。
刘宝芹老师是劲松职高的优秀班主任代表,曾获朝阳区优秀班主任、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在班主任工作中,她引导学生养成自信的精神气质、自强自律的内在品格、忠诚乐群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形成了以塑造学生逐步具备“松树品格”为核心的班主任工作特色。
日前,刘宝芹展示了教学理念和特色,她的工作方法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也让年轻教师有了更多的启发,一位职业教育青年班主任说,“刘老师师德高尚、教学技艺精湛,扎实下苦功夫、花大力气研究职业教育规律,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学习。”
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的张燕老师是这批展示的名师之一。12月1日,她的名师特色展示活动在电气工程学校甘露园校区举办,在介绍自己从教以来形成的教育特色时,张燕动情地说:“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区教委、学校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入职以来,我参加了国内外各种培训,扩大了视野,学习到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同时还参与了行业活动,与行业泰斗、专家名师交流学习,了解专业技艺和行业发展领域的最前沿。”
记者了解到,区教育系统一直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今年启动的新一轮“双名工程”中,区教育系统重点推进落实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卓越人才培育计划、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计划、优秀人才激励计划四项行动计划,努力创新人才政策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
“‘双名工程’使我区的教育质量发生质的飞跃,是朝阳区教育品质快速提升的有力支撑。”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刘丽彬说。
在以“双名工程”为代表的培育措施推动下,朝阳教育人才队伍有了质的提升。今年,除学区层面推介的50余位名师外,朝阳区还新增了32名特级教师、7名正高级教师,目前,朝阳区特级教师总数已达200余位,正高级教师24位,高端教育人才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朝阳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末,朝阳区将力争专兼职特级教师总量达到400人,名校长和好书记达100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比超过50%。同时,以名师名校长带动名校建设,培育5至10所首都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卓越学校,致力打造教育人才聚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