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杭州,正竭力应对着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养老。
从数据上看,“十三五”期间,杭州老龄化呈加速发展态势,截至2016年末,全市老年人口达159.13万人,占总人口数的21.55%。
庞大的数字,势必导向巨大的需求和市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已迫在眉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经济学巨匠罗纳德•科斯用他的 “科斯地板”理论,指向了通过企业来组织社会生活的必要性。但问题在于,对于养老这一交织着个人情感、需求与规范化的复杂问题,老人的很多需求,若以机构的方式来完成,显得太过昂贵,且无法细致到每个人身上。
个性化的难题是拦住养老服务的一道屏障。
从某种意义上说,养老问题类似于一座“围城”,一方面是一些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另一方面是老年人从情感上又难以脱离熟悉的居住环境。当越来越庞杂的组织、企业涌入,究竟有多少是老人真正需要的?又是否能满足每位老人生活中柴米油盐般的琐碎需求?
江干用十多年的探索,将答案凝聚为四个字,“原居安养”。
老人养老,离不开熟人环境。江干的“原居安养”,初衷就是离家不离社——在“政府主导、社会协同、以人为本、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下,通过构建“家庭-社区-街区”三位一体式养老资源平台,打造新时代江干养老体系。
另一种尝试
采荷街道江汀社区里有一条观音塘路。道路不过500米,却是最美的水杉林道。
就在这么一条小径,开出了全国首个“医养护乐”一体化惠老服务特色街区——颐和•乐龄。
2016年10月,江干区通过梳理整合辖区内养老服务资源,将“颐养苑”微型养老院、“颐食坊”老人营养餐配送中心、“颐乐坊”老年活动中心、“颐阅馆”街道文化书院等机构连为一体,破解老小区养老难题。
怎么个破解法?
听听80岁王大爷的故事。
老人家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在家休养没条件,住医院费用又太高。“我们白天要上班,没有办法陪护,况且家里地方小,缺乏最基本的护理设备。”女儿还没退休,“颐养苑”让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
离家近,条件也不错。“床是智能化的,不但可以调整起落角度,还可以在发生紧急状况时求救。最关键是,老年人常见的突发疾病都能得到专业治疗,而诊疗康复项目和药品支出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不仅破解了老人看病难问题,也减轻了经济负担。”
负责运营的社会组织,来自上海,叫“爱照护”。
“我们的理念就是,‘离家不离社区’。”梅陈,爱照护杭州项目负责人,“在入院之初,除了对老人身体有评估外,我们还要看家庭的参与度。”街区每个月都要办一场家属分享会,就像是幼儿园里的家长会,分享这一个月以来,老人开心、进步的点点滴滴。“家庭的参与度,我们也写进了合同里,参与度高,护理费还有优惠。”
曾经有一次,有位87岁的老爷爷,他女儿因为家里拆迁,3个月没来参加分享会,被梅陈找来谈了次话。“我们营造的就是一种家的氛围,老人之间也在‘攀比’,别人家亲人都来了,我家没人来,你说他什么心情?”
养老的三级圈层
97岁的胡奶奶,在“颐养苑”里的“进步”让人欣喜。
从最早来的时候坐轮椅,半个月后竟然可以扔掉拐杖走起路来——“我们可不是什么伪科学,在对老人身体进行评估时发现,她坐轮椅主要有心理障碍,就是怕摔跤啊,越怕越不敢走,长此以往,行动能力越来越差,小腿肌肉的萎缩是不可逆的。”
梅陈说,根据老人实际情况,再结合大数据,为她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主要是帮助她增强自信,再辅助康复计划,效果挺明显的。老人能站起来了,自己的笑容也多了。”
在江干区民政局局长沈建平看来,与传统养老院不同,社区微型养老院床位较少,但“嵌入”小区内部,与居民家庭仅一步之遥。子女工作繁忙时,可将老人送到微型养老院住宿,较难照管的失智、高龄老人也可选择短期入园疗养,让老人在“离家不离社区”的环境下享受高品质养老服务。”
打造微型养老院,也充分考虑了政府投入与激发社会资本和公益力量三方面因素。
在微型养老院招标过程中,江干区民政局和采荷街道分别免费提供配套养老用房200多平方米和300平方米,同时投入150万元前期建设资金,并承诺后续给予每年20万元的运营补助,这些优惠条件吸引了12家民办社会养老机构前来竞标。
千万别小看这150万元只能设置10张养老床位。要知道,10张床位流转起来,可是获得了有效养老床位100张以上,足足10倍效益呢。
目前,“原居安养”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江干区得到有效推行。同时依托政策系统化、资源集约化、保障立体化、服务品质化,该区已经形成家庭养老、社区托老、街区助老的三级圈层。
其中,家庭养老圈层,则是以家庭为支点的核心养护圈层,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各类基本养老需求;社区托老圈层,是指以社区为支点的原居养护圈层,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就近得到日间照料中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休闲娱乐等综合性养老服务;街区助老圈层,以街区为支点的复合养护圈,以微型养老机构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术后康复、失能失智陪护、临时寄养等中、短期医养护乐一体化服务。
实打实的项目
三级圈层,江干落在实处,有很多扎实的项目。
比如,一街道一街区。
具体是指各街道建成不少于1家社会化运营、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和不少于1家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今年至少实现5个街道建成养老综合体或嵌入式养老机构,力争全覆盖。”沈建平说。
还有一社区一小屋。
这小屋,指的是健康小屋。在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天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线下布点,试点运营,打造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健康小屋。
小屋里配备了不少特殊的仪器,有能联网的电子血压检测仪、血糖检测仪、心电图检测仪等。有别于一般的医疗仪器,这里能与智能医疗后台数据直接对接,检测完的数据会直接自动录入后台,在你的个人健康档案里留下记录。一旦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提醒信息会直接发送给你的签约医生。
“今年,社区智慧健康养老小屋建成率达到30%。”沈建平说。
此外,江干还要新建四处医养护一体的小型养老机构。
所谓小型养老机构,床位在100张左右。而医养护一体,就类似爱康温馨家园。“我们下设有一个老年病医院,有内科、外科、中医科、精神科等多个科室,为入住老人提供及时、安全的就医环境。”院长王雁说。
“目前四家选址工作已经确定,分别位于凯旋、彭埠、九堡三个街道。主要利用社区配套资源的“两化”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的契机,打造以护理型为主,便捷、温馨的小型养老机构。”沈建平说。(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
晒太阳
广州雕塑院与清远市民协雕塑交流展在清开幕
停水通知
泰顺 “健康认证” 动手眨眼网上办理
胡明文主持召开涡阳县委常委会
原居安养:让老人养老“离家不离社”
科技馆成为热门去处——清明假期接待观众超万人
玉泉社区有个“歌儿美”合唱团
南明区开办非遗保护管理及罗吏目布依族龙制作技艺培训班
【南京答卷】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环保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审查会召开
环境保护税在湘西州顺利开征
相约绿城南宁 共享运动精彩 2018年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巡赛南宁站举行 王小东宣布开赛并颁奖 周红波致辞
上海金融人才指数发布,“优胜劣汰”效应明显,证券业薪酬竞争力看涨
男子学跳广场舞 不慎摔骨折
千山等旅游热点 “十一”适时加开公交车
李建辉主持召开鞋业企业座谈会
市交通运输局扎实做好龙之梦乐园交通服务工作
周建军主任率队赴南沙区调研督导稳增长促投资抓项目工作
再过12年 哈市基本实现飞机“县县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