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补齐医卫资源短板 将新建2家三级医院

  市疾控中心迁建,新建2家三级医院
  苏大附一院争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苏大附二院新区医院有望今年投入使用
  市属医院提升专科特色水平
  新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家
苏州市公共医疗中心
  为解决苏州卫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近日苏州制定《苏州市医疗卫生资源补缺补短“123”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该方案已下发。随着方案的实施,苏州市民看病就医、疾病防治将有更多新期待、获得更多新体验:到2020年,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将在相城区建成,以肿瘤为特色的医院也将在太湖新城拔地而起;苏大附一院有望成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苏大附二院新区医院有望今年投入使用;市属医院将进一步提升专科特色水平。
  近年来,市中医院、苏大附一院平江总院、苏大附儿院园区总院、市公共医疗中心等陆续建成使用,大大改善苏州就医环境。但对照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市发展“一核四城”新架构、市民日益增长健康需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短板问题日益凸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空间型短板,吴中区太湖新城板块缺少三级综合医院; 二是功能型短板,目前苏州尚无三级妇幼保健院、三级康复医院、三级肿瘤医院;三是发展型短板,苏大各附属医院在建设发展投入机制上存在政策性短板。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等公共卫生机构业务用房长期短缺。四是基层型短板,部分地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布局不合理,部分街道尚未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市卫生计生委主任谭伟良介绍,目前苏州实际人口超过1300万,要建设与千万级城市人口需求相适应、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加快苏州卫生资源补缺补短优化配置,在认真梳理和研究当前市级医疗卫生资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苏州市医疗卫生资源 补缺补短“123”方案》。
  根据方案,苏州将迁建市疾控中心,新建市妇幼保健院、太湖新城医院两家医院, 进一步提升苏大附属医院区域服务能力水平、市属医院专科特色水平、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机构配置标准与发展水平。到 2020 年,基本建成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实现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医养融合、疾病防控和持续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奠定坚实的医疗卫生资源基础。
  相关链接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
  根据方案,将在相城区择地新建市疾控中心,规划用地约 50 亩。计划今年完成选址,力争年内开工。2019 年进行地下结构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地下结构工程。2020年基本完成。
  新建苏州市妇幼保健院
  根据方案,在相城区选址建设一所市属三级妇幼保健院,弥补苏州无三级妇幼保健院的体系不足,促进医疗救 治水平特别是危重症抢救能力的提高。
  项目规划用地约100 亩, 设置床位 800张,其中妇、产科 600张、儿科 200张,建筑面积 16.82 万平方米。计划今年完成选址,力争年内开工。2019年力争完成地下结构工程。2020 年基本完成。
  新建太湖新城医院
  吴中区太湖新城是苏州“一核四城” 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吴中区太湖新城启动区规划新建一 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点发展肿瘤特色专科。 项目规划用地约 120亩,设置床位1000张,其中肿瘤科床位600张。建筑面积 23.38 万平方米。
  今年完成选址;2019年项目开工;2020年完成地下结构工程。
  扩大市中心血站用房
  市中心血站将迁入现市疾控中心地块,并对现有建筑物按血站建设要求进行改造,以解决血站检验、血库、实验 室等业务用房的实际困难。
  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到 2020年,全市高标准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 家。中心覆盖不到的地方按需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
  (苏报融媒记者 李晓 文/图)

汉川慈善项目上线腾讯乐捐
绍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床上用品采购项目(重招)中标(成交)公告
高温“烤”出新纪录 温州最高日供水突破87万吨
新动能,撑起发展新天地——聊城政府工作报告绘就动能转换“路线图”
大别山旅游发展的机遇、困局及对策
苏州补齐医卫资源短板 将新建2家三级医院
哈尔滨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
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工作九组确保按照序时进度完成任务
看指前镇如何做好“创安”从生产源头抓起(图)
顾建带队到丰谷镇检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项目建设工作第一次周例会召开 高喜东出席并讲话
晚汇丨一天卖上万个,这种网红食品却被查出含致癌物!卖家:从不让我孩子吃
我市即将迎来清明祭扫高峰 建议市民尽量错时出行
宁强县阳平关镇中心小学学生表演戏曲联唱
市工商局陈吉利局长到工商新城分局“体验式”调研“两最佳一增长”工作
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全省20余名教师来宜展示公开课
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曹国良调研海宁教育工作
【纪委】城中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学习《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
我市三大产品喜获外贸转型升级“国字号”招牌
宿迁“我们爱阅读”系列活动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