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王艳玲:巧手一改,旧衣服像新的一样

 
王艳玲在修补衣服
【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李明英 文/图】花大价钱买的名贵衣服不慎破损或是尺码不合适,如果扔掉,难免让人有些舍不得,只能找手艺人进行修补。虽然从事修补衣服的人不少,但想要找一位手艺精湛、能把衣服补得看不出痕迹的手艺人,着实让人头疼。淇滨区市直机关三号院就有一位修补衣服技术高超的人,她叫王艳玲,今年56岁。由于她手艺精湛,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干这行一直是我的爱好,每次看到大家拿到我修补后的‘新衣服’时那个高兴劲儿,我就觉得心里很满足。”王艳玲说。
修补衣服有讲究
4月17日,记者来到王艳玲的工作室,一进门就看见屋子里整齐地叠放了很多衣服。门口一侧放着一个小柜子,里面摆有各种颜色的线,旁边放了两台缝纫机,墙上的挂袋里装满了针线。“朋友说这件羊毛衫太大了,想让我给她改小点儿。”王艳玲一边用细小的缝针将羊毛衫领口的接缝处一点一点串起来一边说,她要做的就是把这件衣服缩小以后,再把接缝处缝起来,“等我改好后,这件衣服将跟新买的一样。”
王艳玲指着挂在墙上的一件枣红色棉麻质地的连衣裙告诉记者,这件衣服顾客送来时左下方破了一个洞,她在破洞处缝上一个蝴蝶图案,现在根本看不出这条裙子被修补过。“这些衣服基本上都是上千元的,有几件是上万元的,顾客买的时候花了大价钱,穿了一段时间后出现破损,要是就这么扔了或不穿很可惜。”王艳玲说。
“修补衣服可不是拿着剪刀裁几下,再用缝纫机缝起来这么简单,每件衣服都要根据其材质经过设计才能进行修补。”王艳玲说,修补衣服看着简单,其实是个功夫活儿,光缝针就有近30种,钩针有10多种,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针法也是有要求的,不能“混搭”。
耳濡目染,喜欢上做衣服
王艳玲告诉记者,她老家是安阳洪河屯的,小时候村里缝纫队的一位奶奶总是在她家炕上裁衣服、缝衣服。
“那时候,每次放学回到家我最喜欢的事就是拿着一块布在缝纫机上来回缝缝。”王艳玲说,第一次用缝纫机她就喜欢上了缝纫这门手艺,她母亲知道后不同意她学,她就偷偷地学。只要那位奶奶在她家缝衣服,她就会站在一旁仔细看。
20岁时,王艳玲嫁到了鹤壁,之后她在鹤山区一矿缝纫队上班。“上班后我们要进行考试,老师让我试着做一条裤子,我做好后发现裤腰接缝处与裤裆接缝处错位了,老师就让我拆了重做。”王艳玲说,那次考试让她感受到,干手工活儿必须细致、用心。之后,她的手艺增进了很多,做的衣服从未返过工。
凭着好手艺引来不少顾客
王艳玲说,14年前她在山城区开了一间专门修补高档衣服的店铺,刚开始生意不是太好。开店第二年的一天,王艳玲正在店里修补衣服,一位男士拿了一套上面破了70多个洞的西服让她修补,这让她犯了难。
“那套西服的面料一看就很高档,加上洞太多,如果用我比较擅长的压线缝制技术进行修补,效果肯定不好。”王艳玲说,当时她回绝了那位顾客,但她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件事。
随后,王艳玲通过网络联系上一位在郑州修补衣服的师傅,她跟着这位师傅学了半个月,学会了专门修补高档西服的抽线缝制技术。
“我回到鹤壁后那位顾客又拿着西服找我,我同意帮他修补。”王艳玲说,那件衣服她修补了近一个月,才把上面的洞修补完。修补完那件西服后,王艳玲的技术赢得了很多顾客的认可,生意渐渐好了起来。
王艳玲说,虽然现在她不开店了,但从郑州、濮阳、安阳等地来家里找她的顾客有很多,多是让她帮着修补西服、羊毛衫、皮衣等高档服装。
由于手艺精湛,2009年王艳玲曾代表我市参加河南省全民创业成果展示暨推介会,获得不少人的关注。“现在年龄大了,长时间坐在缝纫机前身体受不了,眼神也没以前好了。”王艳玲一边缝衣服一边告诉记者,她想开一个缝纫班,把这一门手艺免费传授给困难群众。
责任编辑:李金芳

宝山区纪委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指导
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迎泽区执法分局管控工地扬尘不放松
漳浦前亭: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建设新前亭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理结果公示(第20批2号)
鹤壁王艳玲:巧手一改,旧衣服像新的一样
科技创造美好未来
汕头检验检疫局高效检验监管应节进口食品
马鞍山市职工“鹊桥会”交友服务平台正式开通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展演九江专场隆重开幕(组图)
金乡:做好四篇文章 打造乡村振兴“金乡样板”
睢宁县猪价继续保持下跌态势
息烽县积极协调贷款发放稳步建设富美乡村
省行政法制研究室王勇主任一行调研我局省级法制创新项目“三基三化”建设工作
新县高中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小小少年
全市农村党员电子商务技能提升示范培训班在逊克县举办
龙 凤:中心幼儿园开展“亲子共读,快乐成长”活动
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之二)
汪灿在湘阴县金龙镇督查指导脱贫攻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