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再次重奖获奖选手!英德一茶企探索智能化制茶之路!

“93.92分。”拿到最终成绩排名,梁运鹏发现自己的名字在获奖名单最顶端。2018首届全国红茶加工制作大赛落幕,评选出10名金奖、20名银奖、30名铜奖,代表英德市本土茶企参赛的梁运鹏拿下“金奖中的金奖”。他所服务的茶企广东英九庄园,目前正致力打造“中央智能茶厂”。在其负责人易振华看来,把人的经验转化为数据的“精准控制”,是做好茶的核心。
英九庄园举办2018首届全国红茶加工制作大赛表彰大会,易振华为梁运鹏颁发奖金、奖杯和证书
制茶13年,从裁判变选手
参加全国级别的红茶制作大赛,梁运鹏是第一次。此前英德市级制茶大赛时,他以裁判身份参与。
梁运鹏接受媒体记者联合采访
从裁判变成选手,梁运鹏说,自己看重的是比赛对个人的临场考验,“在不同环境中历炼自己,跟全国各地而来的选手们交流学习”。
从24岁起进入制茶行业,梁运鹏已走过13个年头。如今,英德学习制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梁运鹏在英红镇一家茶企当技术指导,手下8个制茶工小的二十一二岁,大的四十来岁,一天可以生产干茶近1吨。
“学制茶平均三到五年可以出师,如果悟性高的话,一年左右就可以达到及格水准线了。”梁运鹏认为,用心做好茶的精髓在于领会“看茶做茶”,即根据原料的干湿程度、老嫩程度等不同,灵活采取与之相适的加工工艺。
英九庄园中央智能茶厂
从业至今,梁运鹏只做英德红茶的加工制作。此次参赛,他接触到一些其他红茶种类的制作者。“像滇红、祁红,制作工艺跟英德红茶都不同。”梁运鹏之前了解过这些不同种类红茶的加工流程,但没有尝试过具体操作。他表示,以后会多出去看看,增长红茶制作的见识。
智能制茶,变经验为数据
梁运鹏这样的制茶“老手”,在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加工流程的经验,正被他服务的茶企逐渐转化为具体数据,用于打造中央智能化“精准制茶”。
英九庄园中央智能茶厂
“茶是传统产品,但制茶不能光守传统。在感官审评之外,还需要一套科学化的制作标准。”该茶企负责人易振华认为,传统的单机单人制作,受天气、制作者经验水平等因素影响,茶叶品质比较难达到稳定控制。通过研制和引进智能设备,把工人的经验转化为数据,实行精准控制,或许能破解该难题。
易振华介绍,目前该茶企基本实现制茶的“连续化、自动化、清洁化”,智能化制茶初见雏形。通过对智能制茶的探索,他的企业可降低大量用工成本。“像一天一吨干茶的生产规模,按传统方式需要18个制茶工,实行智能化生产后,只要8个人就够了。”
英九庄园中央智能茶厂
按照易振华的设想,未来英德红茶中央智能化生产体系成型后,可在茶叶种植区遍地开花。“根据我们的调查,这套体系最理想的辐射半径是10公里左右,开车要半小时能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采摘下的茶青能及时送到车间加工。”易振华表示,茶叶的竞争力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质量说话。

遂宁市全力解决省《阳光政务》受理的30件诉求
衡山县推进“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
“生态节能”点亮美丽乡村
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菩萨庙镇动员大会召开
我驻叙使馆:中国从未向叙派遣军力参与任何军事行动 今后也不会
【关注】再次重奖获奖选手!英德一茶企探索智能化制茶之路!
2017年12月武汉城市综合管理考评:江汉区黄陂区居首
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有效提升昆明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召开预制梁施工工艺现场观摩会议
郑州至晋城首条省际公交开通
前阳镇开展关爱流动人口活动
市委召开立法工作会议
界首市文化扶贫助推秀美乡村建设
这两部专题片29日起在银川电视台播出
市级创业基地每三年复核一次市工信委出台《管理办法》明确市级创业基地申报资格、运营要求、监督管理等
濠江区召开街道党政领导干部兼任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工作推进会
出纳挪用资金炒股 为何公司领导得处分——定海区一则挪用资金问责干部案例剖析
湖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爱心捐献救老人
黄夹镇打响违建宣传攻坚战
刑事辩护不是炫技,而要掌握核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