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独臂老汉”跨区种田摘“贫帽”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明政 唐修祥)秋高气爽,艳阳高照。当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镇车下村的500多亩瑶山有机稻种植基地时,稻浪翻滚,机声隆隆。只见金灿灿地,迎着太阳笑弯了腰的稻穗,经过联合收割机的收割,“一条龙”式的装进了早已准备的塑料袋子,整个基地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经打听,白芒营镇车下村这片瑶山有机稻的“主人”竟是大路铺镇仙石村的“独臂老汉”伍光春。“不等、不靠、不要,凭自己的勤劳奋斗,摘掉贫困的帽子!”当找到今年54岁的伍光春时,他兴奋地向我们道出了他的脱贫致富经。
伍光春一家5口人,2011年为寻找致富路,在本村的闲置厂房养殖土鸡,在鸡场接电线时,左手不幸被电击造成严重创伤,最后导致左手全部切除,成了一个“独臂老汉”。当时家里上有80岁的父亲和70多岁的母亲,妻子也重病缠身,家中只有儿子伍舜佳一个正常劳动力和自己缺一只手的残疾劳动力,2014年仙石村村委会经民主评议将其全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伍光春并没有被生活的不幸所压跨,没有在残酷的现实命运面前低头。心想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精神颓废,必须顶住!于是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不甘贫穷落后,不等、不靠、不要,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他带领着年迈的父母和重病的妻子,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2015年、2016年与他人合伙三人承包了白芒营镇车下村和沱江镇大山寨村两处闲置水田共1100多亩,与江华同丰粮油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种植瑶山有机水稻,实现年总收入100多万元,2016年伍光春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此时的伍光春并没有满足一时的脱贫,心中萌动了更大的想法。2016年,得知村民们在家耕种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村民种田耕作条件较差,他投入70多万元,购置了联合收割机2台,插秧机6台,播种机2台,耕整机3台,成立了“江华瑶族自治县伍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自己的有机稻种植基地全部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还帮助其它贫困户耕田、插秧、收割,解决了贫困群众的耕作难问题,有时还为特困无劳力户提供免费机械作业服务,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
尝到种田致富“甜头”的伍光春,2017年又与白芒营镇车下村和沱江镇大山寨村续签承包了1100亩的水田种植水稻和制种,实现总收入150多万元。这三年下来他共实现年纯收入50多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近10万元。2018年看到本村闲置的水田无人耕种,他主动找到各农户签订种植承包合同,种植水稻350多亩,种植菊芋80多亩,有望实现年收入40万元。在承包大面积水田种植过程中,为带领更多的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用工时,他优先使用承包土地所在村的贫困户劳动力,帮助10余户,20多贫困劳动力解决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增收。
目前伍光春已是江华小有名气的水稻种植大户,他身残志坚、“跨区种田脱贫”的事迹也在周围迅速传开了。

中国电影单月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
网络问政解疑惑
小市街道社区发展智囊团 驻地单位齐加入
比学赶超 品质为先 顺平县百余桃农参加桃产品“选美”大赛
清镇右二村:修通乡村路 村民致富忙
江华:“独臂老汉”跨区种田摘“贫帽”
小西红柿撬动大产业
锦州市举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专场招聘会
我市为援凉对口会理县开展禁毒社会化工作培训
着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扎实推进网络安全检查
陕西百姓广场舞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
《济宁市市属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工作指引》
“借调”的书记会打井
高明企业:以顾客为焦点助力市场开拓
东埔派出所开展 禁毒宣传“六进”活动
我省开展地理国情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技术研究
市审计局参加审计署2018年全国审计机关集中整训活动
市公管局召开“讲严立”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
5月23日天气预报:今天您可以洗车啦
关于市政府主要领导预约接待人民群众来访的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