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发展得好,村民实现脱贫增收,村集体也有了收入。东林尖村村容村貌有了很大转变。
冷库中贮存的苹果已经全部预订出去了。
苹果种植是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农业产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郊区西南舁乡东林尖村——一个地处偏远的贫困村,依靠发展苹果产业,使村民果业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实现了整村脱贫。东林尖村种植苹果有啥秘诀,村民如何实现脱贫增收?本报记者走进这里,一探究竟。
去年12月29日,郊区西南舁乡东林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武建清一上午接到了好几个电话,“都是想买咱村苹果的,可是我们早就卖完了,冷库里贮存的苹果也被客户预订了”。武建清介绍说,前几天有几位河北省的客户从网上得知村里的苹果品质好,开车前来购买。品尝了冷库里贮存的苹果后,他们表示2018年要早点来购买。
“村里的苹果经过分级包装后,每公斤卖到四到八元不等。虽然价格高,但不愁卖。”村民武恩敬说。东林尖村的苹果为啥价格高还不愁卖?“疏花疏果、深翻扩穴、施用有机肥、分级包装”,武建清道出了个中缘由。
靠科技提高品质
东林尖村位于郊区西南舁乡北部,是个纯农业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多年来,村民主要种植少量的苹果树,大多土地种着玉米。2015年建档立卡时,全村86户中有49户是贫困户,195名村民中有116人是贫困人口。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我市将东林尖村列入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之一,调整种植结构,实施产业扶贫。之后,村里确定了重点发展旅游和果林产业,打造集春季观光、夏秋季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水果村”。
东林尖村一直有种苹果树的历史,特别是2005年以来,村民陆续栽种了100亩果树,目前部分果树已经挂果,有的还进入盛果期。而且,东林尖位于被誉为“苹果之乡”的郊区西南舁乡,自然条件和种植基础对于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业十分适宜。
在没有前期资金、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情况下,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要求树苗钱先由村民自己垫付。经过村干部的讲解和带动,村里没种果树的土地全部种上了苹果、樱桃、杏等市场销路好的水果。全村干果和水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497亩,人均果品面积为2.5亩。在此基础上,村里还充分利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争取到的扶贫资金建起了机耕路、整修水洞、绿化环村公路、购买水果树苗、种植连翘等。如今,站在东林尖村的山坡上,到处是果树。满山的果树,成为全村百姓增收的希望。
为了提高果品质量,东林尖村多次开展果树种植管护培训,并组织果农到河北省平山县、陕西省洛川县和延川县,本省吉县和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优质苹果种植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培训,让果农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能力。
去年春季气候干旱,村里要求果农进行疏花疏果。很多果农不愿意,“疏花疏果后,万一水肥跟不上,苹果坐果少,果树的收成可就少了”。村干部和郊区农委技术人员只好一遍遍地到果园内讲解,并检查疏花疏果效果,但还是有很多果农舍不得。没想到苹果成熟后,严格按照要求疏花疏果的苹果树结出的苹果个大、口感甜、品质高,在分级销售时卖了个好价钱。果农们后悔不已,“今后一定要按照技术要求来”。
对于干旱地区来说,深翻扩穴是提高果树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深翻扩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不透气的问题,并改善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生长;结合施基肥,可以增加土壤厚度,保持施肥很均匀,并起到增根生根的作用。
刚开始,果农并不愿意深翻扩穴。为了鼓励果农积极开展这项工作,东林尖村村干部多次向果农宣传深翻扩穴的作用和对果品质量的影响等,并由村集体发放每亩200元的补助资金。到2017年8月中旬,全村只有两三户村民,由于缺乏劳动力未完成深翻扩穴工作。秋天,经过深翻扩穴的果树长势较好,让果农更加相信科技的力量,增强了他们靠科技提升苹果质量的信心。
如今,东林尖村求知识、重技术、懂管理的人越来越多,拥有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大多数村民投身到了果树管理中来,“五六十岁的妇女都学会了修剪果树、疏花疏果”。
向质量要效益
“长势最好的苹果达到了‘90果’的标准,每个苹果重8两,一斤能卖到10块钱。”郊区农委驻东林尖村扶贫工作人员石仲良自豪地说。在东林尖村的冷库内,石仲良拿起几个苹果对比,可以看出“90果”比“80果”直径大了一圈。
去年,东林尖村依托东兴富士种植专业合作社,重点做好对全村果农特别是贫困户果农的果品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工作,不断强化“以质量求市场”的发展理念,加大了果品生产期的管理力度,实现了全村苹果产业由“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合作社积极组织果农实施果树精细修剪、疏花疏果、夏季修剪、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病虫害综合防治、深翻扩穴、集纳雨水等综合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果品优质率,为果品走向市场、提高果农收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提高果品质量,东林尖村到我市及周边地区的肉羊养殖场购买羊粪,鼓励果农在果园中增施有机肥,并减少化肥使用量。石仲良介绍说,果园内施羊粪后,肥力缓缓释放,有利于果树吸收。去年村里还试验在果树上喷施硒肥,使苹果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
去年9月,苹果尚未成熟,很多市民来到东林尖村,挑选长势好的果树预订,果树成熟时带着家人前来采摘。苹果成熟后,东兴富士种植专业合作社制作了优质苹果包装箱,以“分级采收、分级包装、分级销售”的营销方式,严格标准统一收购果农苹果,将东林尖优质优价的苹果推向市场。
去年,合作社共收回“优质果品”12000多公斤,销售额8万多元。全村共有100亩苹果挂果,经过科学管理、精心管护,产量达到17万多公斤,收入90多万元。村民果业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苹果种植业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预计果树进入盛果期后,全村果品收入有望达到300万元。与此同时,东林尖村还组织村干部到大同市考察果园间种黄花菜项目,目前已试种套种50亩。
多渠道拓销路
西南舁乡连续多年举办苹果采摘节活动,东林尖村也借着这一平台,积极推销村里优质果品。去年9月20日是东林尖村的传统庙会。庙会期间,东林尖村在各个帮扶单位和工作队的帮助下,成功举办了首届“东林尖苹果嘉年华”活动。活动通过苹果文化介绍、优质果品展示、书画、摄影、歌舞艺术表演烘托等形式,将东林尖村优质果品推向我市消费市场。嘉年华活动让市民进一步认识了东林尖村的优质果品,也扩大了销售渠道。“好多人在嘉年华购买一箱苹果,回家品尝后又打电话购买。”武建清说。有的市民吃过东林尖村苹果后,还向朋友邻居们介绍,“一个单元的人家都买我们村的苹果”。
村里的苹果销路好,高质量的果品不仅受到了顾客的赞许,也吸引了电商企业的关注。下一步,东林尖村计划与电商企业合作,线上线下同步发力,让东林尖的苹果打出精品水果的品牌,让更多村民致富。同时,村里也会继续抓好精品果品基地的建设,“高品质的水果不愁卖”已经成为全村百姓的共识。
果业发展也带动了东林尖村创卫活动、环境整治、创意农业、乡村旅游等各项工作。如今村里的村容村貌、地容地貌、路容路貌、户容户貌以及村民的精神风貌都有了很大转变,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如今,村里主要街巷和村民院墙粉刷一新,喷涂了宣传标语。村里投资建设的总容量为900立方米的两个果品冷藏库投入使用,“清凌人家”农家乐开始对外营业,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果品交易市场已开工建设。
市民政局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为民”镌刻在每一位医保人心中
女朋友感动哭了!相恋3年共约白首 小伙水下浪漫求婚
迎江区:章洪海深入历史文化街区调度工作
城固加强驻村帮扶力量管理
这里的苹果不愁卖
全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汇聚开封“多彩”
广水市税务局为企业送“礼包”
张彤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
踏上中阿全方位合作新征程(钟声)
德安县人防办多措并举做好“9.18”警报试鸣筹备工作
真武社区举办“庆重阳”趣味游园活动
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护航中国经济行稳致远———财政部部长刘昆回应经济热点问题
十二大街和郑开大道交叉口附近下陷路面已修复完毕
宝鸡太白山新年首批项目开工
我市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和“五水共治”持续推进
家长进课堂 携手共成长
住建局狠抓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梅城彬芳大道新挖水沟已完工 排水问题得到解决
看过来!山海天8个精品项目集中签约|附项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