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十堰优秀扶贫干部黄星:天空中那颗闪亮的星


元月初,黄星(右)在陕西参加全国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考核入户走访。
(十堰晚报)记者张俊良 王雁博报道:市扶贫办4128这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轻触一台电脑鼠标,一份《2018年市扶贫办机关工作要点》的文档跃然眼前,这台未来得及关机的电脑,似乎还在等待它的主人作最后的定稿。
茅箭区茅塔乡大坪村,他帮助村民余世友建起的10亩花卉基地内,各色花卉盆景长势喜人,大片月季含苞欲放。
然而,电脑再也等不回曾朝夕共处的他了,他也再不能看到即将盛开的月季了。
一颗星划出美丽弧线消逝在天际。黄星,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2月28日突发心肌梗塞因公殉职, 4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秦巴大地,春雨绵绵,似低诉,又似呜咽……
生命中最后的59天
回忆起从元月1日到黄星倒下的生命最后59天,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彭文军声音低沉地说:“他是累倒的!”
彭文军记得——因工作能力突出,元月1日,黄星被临时抽调到国家交叉考核队伍奔赴陕西榆林,整整23天奔走在陕北大地上。在陕北23天里,黄星白天在冰天雪地中进村入户走访调研,晚上整理汇总考核情况,每天工作至凌晨一两点。
市扶贫办综合科科长徐洪波记得——回到十堰后,黄星来不及休整,又马不停蹄投入工作,为迎接国家精准扶贫成效考核、国家第三方评估等考核验收准备相关材料。“大年三十,他一点一点指导我草拟全市脱贫攻坚三大战役的文稿;正月初二,他要求我把文稿传给他再看看;正月初五,他又开始加班,考虑丹江口市、郧阳、茅箭、张湾四县市区2018年全面摘掉贫困帽之策,拟定调研方案。”
市扶贫办社会扶贫科科长张美蓉记得—— 2月26日,黄星辞世前两天,他早早来到办公室。“我见他面色不好,问他是不是太累了,他和往常一样笑笑说‘没啥,就是睡晚了点’。忙碌一天后,当天下午5点多,他又赶赴丹江口市参与扶贫调研,第二天凌晨返回十堰。”
2月27日,黄星辞世前一天,他依旧早早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紧张工作。当天他加班到23时左右,感觉身体不适。没敢惊动年近八旬、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和刚上高一的女儿,他电话请同事陪同赴太和医院就医。
医生诊断,黄星突发心肌梗塞,虽经10余小时的全力抢救,但无力回天。2月28日中午,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市扶贫办老促会办公室主任王锋眼眶湿润,他动情地回忆说:“黄主任去医院时,口袋里还装着扶贫手册,在生命最后的几个小时还在求医生‘能不能给我开点药回家’,他为扶贫事业奉献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扶贫战线22年的老兵
“参加工作25年,有22年战斗在扶贫办。他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深受全省扶贫系统领导以及同志们的认可,曾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彭文军说,“他的离去,对我来说失去了一条‘臂膀’,对单位来说,倒了一根‘顶梁柱’。”
作为“工作能人”,黄星多次被抽调到国家、省扶贫办参加专项工作。他主笔或参与起草的国家《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湖北省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计划》、湖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等重要文件,在系统内有口皆碑。
作为业务骨干,黄星长期负责精准扶贫各项考核工作,从2014年起,在全省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扶贫工作责任制考核中,十堰唯一被连续四年评为优秀。
他一直住在距离单位仅200米的旧房子里,可他每天上下班都提个电脑包。彭文军说:“一年有200多天要出差,他有干不完的活。他工作离不开电脑,白天要处理日常事务,晚上回家要熬夜撰写各种文件。”
加班成为常态。“有一次,我和黄主任一起加班到晚上9点关灯回家,楼道保洁人员见到笑着说‘吓!黄主任今天可是下了个早班’。”王锋回忆,黄星曾开玩笑,说他都练成“轻功”了——每次加班回家晚,怕影响到母亲和女儿,他总是小心翼翼,轻手轻脚进门,有时干脆脱掉鞋子拎在手上……
黄星话语不多,在单位他说的最多的话是“我帮你”。与黄星坐对面的徐洪波记得,一份他写了3天数易其稿的文件无法过关,是黄星默默地帮他修改完成,“从下午6点下班后开始改,一直改到深夜12点,几乎从头到尾重新写了一遍,让人既感动又佩服。”“有次起草全市产业扶贫实施意见,黄主任改了3次。他把我叫到身边,不厌其烦地逐行逐句给我讲解。对我来说,他是一位好领导,更是一位好大哥。”说起这件事,扶贫科科长刘进满怀感激。
顾不上家人,顾不得自己,黄星心心念念的是精准脱贫。这位默默奉献的岗位尖兵,去年11月升任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却仍挤在3人一间的狭小办公室里。在这间办公室的墙壁上,醒目地挂着一张十堰市精准脱贫攻坚作战示意图,这是他自己绘制的。图上清晰地标注:2017年,全市脱贫14.97万人;2018年,脱贫14.5万人……
黄星曾有多次机会调到省里或市里其他部门工作,但都被他谢绝。他说:“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不能当逃兵。”
“他太累了。他走得太早,走得太突然,在此之前,单位很多同事都不知道他有病……”张美蓉在黄星遗体告别会上失声痛哭,自责对这位共事12年的好领导、好朋友、好战友关心不够。
很少人知道,黄星心脏疾患由来已久,2015年他悄悄做了造影手术。去世前几天,他咳嗽不止,拉开他办公室的抽屉,还有药片没吃完。
“再忙也不能忘记贫困户”
3月2日,是黄星遗体告别的日子。这一天,黄星生前包户帮扶的贫困户余世友、王德梅、刘天娥等村民,早早从茅箭区茅塔乡大坪村赶到市城区,含泪送黄星最后一程。
“想着春暖花开了,请黄星大哥到我的花卉基地看一看,没想到黄大哥就这样走了。”38岁的余世友念念不忘——2017年夏天,黄星冒着酷暑来到他家走访,拉家常谈发展,鼓励他种植花卉,并帮他申请了10万元的无息贷款。去年,余世友产业收入7万多元成功脱贫。
大坪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清龙忘不了黄星到村里常说的一句话——“再忙也不能忘记贫困户”。刘清龙回忆,今年1月下旬,十堰连续大雪,村里的大棚蔬菜受灾严重,刚刚从陕西回到十堰的黄星当天就赶到村里,察看灾情,商量补救措施。
“黄主任包联的4个贫困户,每个月他都要抽时间去看看他们。”在刘清龙等村民的眼里,黄星“就像村里的亲戚,有什么话都愿意和他聊,他总是鼓励我们树立信心,帮我们出发展主意、想脱贫办法。他离开我们,是扶贫的一大损失。”
这个村是市扶贫办结对帮扶的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04户670人,经过精准扶贫,目前仅剩54户147人未脱贫。今年年底,该村将整体出列。
“不忘初心志未酬秦巴黄土埋忠魂,牢记使命誓言在河汉星光照来人!”
“扶贫路上,每一尺每一寸每一步每一程,洒满热血,遍布艰辛。你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事业的忠诚。亲爱的战友,向你致敬,为你送行。今夜,你是天空中最闪亮的星!”
“逝去的是生命,不朽的是精神,最好的纪念是继续前行。”
“愿天堂没有贫困,愿辛劳的你过得安宁。”
“人民的好公仆,一路走好”……
众多同事、网友纷纷留言,寄托对这位“大写的人”的哀思。
15岁的女儿哭成泪人,她这样写道:“爸爸是一个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待同事和蔼可亲的人,对我和奶奶可谓无微不至。他作为奶奶的儿子、我的父亲、扶贫工作人员,都是非常称职的。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这位即将面临人生众多选择的女孩,在这一刻,似乎读懂了爸爸在日记本上写下的那一行字——“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责任,以进取之心对待从事的事业,以真诚之心对待贫困群众。”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正如追悼词中所评价的那样,“他的赤子之心、崇高品德、优良作风、扶贫业绩,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打赢全市脱贫攻坚战!”
星光不灭,黄星走好!
评论>>>
生命的壮歌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武当含悲,汉水凝泪。
连日来,在秦巴大地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传颂着我市扶贫干部黄星累倒在岗位上的感人事迹:22年如一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为扶贫事业奉献到了生命最后一刻。黄星,不愧是扶贫战线上的先进典型,不愧是扶贫事业中涌现出的杰出楷模。
你听,黄星那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的话语:“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党员,以敬畏之心对待肩负的责任,以进取之心对待从事的事业,以真诚之心对待贫困群众。再忙,也不能忘记贫困户!”你看,在生命最后59天里,黄星整整23天奔走在陕北大地上,每天工作至凌晨一两点;回到十堰后来不及休整,又马不停蹄投入工作,大年三十还在一点一点指导同事草拟全市脱贫攻坚三大战役方案……黄星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他的贡献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黄星用真心真情真爱,用一位扶贫干部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用一位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追求和信念,在人民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不能当逃兵!”曾有多次机会调离扶贫岗位,但都被黄星谢绝了。顾不上家人,顾不了自己,他心心念念的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脱贫攻坚战场上,黄星以铮铮之躯,为我们挺起了一个新的“脊梁”。他的精神闪烁着传统美德,又展现了时代的特色,其丰富的内涵,给我们以启迪以激励以奋发。他视贫困群众为亲人,把贫困群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把自己的追求与群众的需求紧密相连,这是群众利益至上的精神;他以苦为乐、兢兢业业,苦干实干、锲而不舍,这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迎难而上、从不气馁,奋力拼搏、不胜不休,这是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四处奔波、满腔热忱,呕心沥血、伤精劳神,只有付出没有索取,这是甘于奉献的精神……黄星精神的源泉,归根结底来自于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扶贫事业的无比热爱,来自于他时时刻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来自于他对“人民公仆”的深刻理解和模范实践。
黄星是榜样是楷模,黄星精神是一盏灯一个座标一把尺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如期实现既定目标,迫切需要大力弘扬黄星精神,打造一支雷厉风行、能征善战的扶贫干部队伍。我们希望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战斗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要向黄星同志学习,向黄星同志看齐,用黄星的言行鞭策自己鼓舞自己,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每一项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崭新篇章。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黄星用生命诠释了这一崇高境界。


经开区:共享单车陷马路中间,执法人员立即处理
2018夏季高考落幕 聊城众多考生规划暑假“考驾照”
同江市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新铺镇打响禁鞭第一枪
【晋城报网互动】城际公交催化了三地“同城生活”
追忆十堰优秀扶贫干部黄星:天空中那颗闪亮的星
与爱同行,爱心企业走进东终吉村
和林格尔县举办信用“红黑名单”新闻发布会
乐业:创新发展新模式 两新党建促脱贫
“洋顾问”成为医院座上宾
荆州2个项目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系列活动
[双流区]喜迎新年 共叙民营企业发展大计
邮储银行柴桑县支行2018年工作会议暨职工大会顺利召开
市民政局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
“为民”镌刻在每一位医保人心中
女朋友感动哭了!相恋3年共约白首 小伙水下浪漫求婚
迎江区:章洪海深入历史文化街区调度工作
城固加强驻村帮扶力量管理
这里的苹果不愁卖
全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中原更加出彩汇聚开封“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