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向华 见习记者 赵莎莎)记者8月1日获悉,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近期就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经营整体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截至今年5月,我省系统化教育培训职业农民达12.58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占60%,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各占20%。全省持证职业农民达49493人。其中,高级职业农民877人、中级5207人、初级43409人,实现了全省主导特色产业的全覆盖。全省市级职业农民协会有3个、县级协会有20余个,吸纳会员1万余名。
全省各地农广校等政府部门组织的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要力量,覆盖率达到76.7%;农业合作社等组织的培训占48.9%;村委会组织的培训占20.0%;工厂、高校等组织的培训占5.5%。职业农民一年内参加有关农业经营、技术或管理方面培训超过3次的占64.4%。经过培训,42.2%的人掌握了3种以上新型农业科技手段。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向纵深发展,涌现出凤翔“最美猪倌”、长安“种粮大户”和“全国十佳农民”等一批先进典型,为振兴我省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出重要贡献。
为了解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对相关扶持政策知晓率及其经营现状,陕西调查总队在长安、凤翔、富平、汉滨、佳县和杨凌示范区等地选取了90位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90位职业农民中,有86.7%的职业农民表示了解国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政策;有71.1%的职业农民表示享受到扶持政策。其中,产业扶持政策覆盖面最广,覆盖率达41.1%;其次是科技扶持政策,覆盖率为31.1%。调查显示,男性仍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成员,占比为74.4%。其中,40岁至59岁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占比为71.1%。
调查发现,种养业生产经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就业方式。据调查,多数新型职业农民不是从事单一的生产经营,而是采取多种经营方式,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占比达95.6%。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比达78.9%,从事养殖业的占比达16.7%。新型职业农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比明显高于全省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家庭经营收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从收入水平看,90位受访者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为24878元,是2017年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5元的2.4倍,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省安监局来阜检查工作
植树造林
城市管理“两大难”到底该咋治——对我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现象的调查
诏安太平:补齐出行“最后一公里”
女子虚构拥有房产,诈骗绵阳夫妻25万元被判刑
陕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向纵深发展
察违建拆除 听治理汇报 省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督导组来济
市水务局分期分批组织系统工作人员参观“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
全市第六届中职学校学生足球比赛圆满结束
宜宾市林业局干部职工走进临港 感受宜宾速度
邵阳推进饮水安全工作 445处工程惠及贫困人口24万
今年我市为事业单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305人
高新区(江海区)专题学习研讨市委书记林应武书面辅导报告 聚焦高质量发展 谱写发展新篇章
苏州市民菜篮子开始“换季” 批发均价环比微跌
东风高架三角湖匝道解堵如何穿行最便捷?欢迎提建议
满洲里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沙市区民政救助对象电费优惠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昆明学院举行“雷锋班”授旗仪式
【温暖河南】郑州俩工人窨井作业中毒昏迷 小伙下井连救两人
厉害了!“高明企业+”服务平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