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36年义务宣讲红色文化

  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时常能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展馆中穿梭,为参观者义务宣讲红色文化,他是安徽省委讲师团宣讲师、金寨县党史研究学者廖家同。在义务宣讲的道路上,一走就是36个年头,从未停止脚步。习总书记曾说:要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他就是这样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践行者。
  说起坚持义务宣讲红色文化,今年66岁的廖家同打开了话匣子:他出生在金寨县南溪镇的一个红色家庭,母亲张传英、姑妈彭素都曾是红军,并当过卫生员和宣传员。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下,廖家同从小对红色革命、红军故事充满了热情,高中毕业后,他一直在文化站工作,与群众打交道的同时,收集红军故事、红色歌谣,常年收集整理革命史料,四处宣讲红色文化、红军精神。2004年退休后,他对红色文化的痴迷丝毫不减。
  上世纪70年代,金寨县先后建立了南溪大王庙立夏节起义纪念馆、斑竹园朱氏祠纪念馆和瓦屋基列宁小学纪念馆,当地群众前来参观,廖家同耐心地对他们看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90年代,廖家同成为斑竹园革命斗争陈列室义务讲解员,一干就是20年,乐此不疲。讲解对象从基层农民到省领导,仅最近3年义务宣讲就达110多次,受教育人数达5000多人。金寨县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劲松与廖家同共事文化工作多年,他深有感触地说:“红色宣讲已渗透他的血液,成为他鲜亮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金寨县需要更多像廖老这样的人,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
  担任义务讲解员以来,廖家同逐渐摸索出适合群众、新颖有效的宣讲“法宝”,对不同的群体准备不同的宣讲内容,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讲解风格。他说:“我和农民兄弟讲解红色文化,唱民间小调,哼那么几句,就拉近了和他们的距离。在学生课堂,我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伴随一支支嘹亮的红歌,将红色精神扎根进‘红领巾’的内心。”一位曾听过他讲解的游客赞许道:“廖家同老师可以两个小时在大巴里宣讲党史,不停顿,大小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名字如数家珍,涉及四五位的数字精确到个位;革命历史、山歌小调样样拿手,令人佩服。”
  “讲故事看上去容易,背后的苦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廖家同认为自己的宣讲工作离不开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全家对红色文化的崇敬是他前进的动力之一。为了丰富演讲内容,廖家同走访、收集补充英烈事迹材料,形成了更加丰富生动的宣讲材料;有时灵感来了,半夜爬起来写成文字材料。一次在家烧着开水,廖家同忽然想起正在研究的红色文化,不知过了多久,一阵阵浓烟弥漫整个屋子,甚至蔓延到屋外,还是邻居来敲门,他才反应过来,水壶已被烧通。就因为这股钻研劲,家里已经烧坏了三个水壶。2016年10月,廖家同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心脏手术,家人劝他注意身体,减少宣讲时间和次数,可他依然义无反顾地进行宣讲。
  为了保证讲解中不会有遗漏和错误,廖家同在熟记解说词上花费了大量精力,把重要内容抄到一张小纸条上,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背诵,甚至睡觉说梦话都是在背稿。“给别人讲红色文化,内容一定要准确,尤其是时间节点,绝不能错。”廖家同十分重视资料的准确性,常常查资料确定讲稿到很晚,确实无误后才放心休息。近期,廖家同制作完成了《金寨红军女战士女英烈》的ppt课件,可分为4个小时左右讲完,也准备了精炼版本的内容,大约一个多小时讲完。
  “是什么让您36年如一日坚持红色文化义务宣讲,并为此付出如此之多?”记者问道。有着40年党龄的廖家同略带思考后,感慨地说:“是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人要永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感,带着他们矢志不渝的信念,进行义务红色宣讲,让红色文化的精髓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让更多的人接受革命的洗礼,传播红色知识,传承先烈们的大别山精神。”(禹茜茜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家佳)

平果:工业投资成工业经济强劲支撑
凌海市工业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确认过眼神!常州民警一眼辨出在逃多年的嫌疑人
周六雷锋广场 志愿便民服务与您相约
扎根潇湘创业热土 福米科技为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声
花甲老人36年义务宣讲红色文化
固本清源聚正气——我市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打好扫黑除恶硬仗
男子抢劫时把钱包落在店里 打车回去自投罗网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主任会议
“高颜值”五星级标准菜市场亮相
服务上汽项目 确保顺利推进
建瓯市水上救生志愿队:十年救起71人
【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在“慎终追远”中砥砺前行
国网黄岩区供电公司:妈妈式服务照亮乡村振兴路
南通市两年拘留“老赖”2771人
市审计局传达学习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5次主任会议
见证 遥想烽火当年
市残联开展“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大讨论大反思活动
徐宏源在长沙市委党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