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新闻网讯 本报记者 冯家园
4月20日,记者驱车来到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大堰坡,站在山巅,放眼四望,漫山遍野的“梯田”,或是绿意盎然,或是机械轰鸣,数万亩的林木“梯田”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湖北果王公司的蓝莓基地就坐落于此。
据介绍,果王蓝莓已在这里栽下2000多亩蓝莓,还有5000多亩岗地已流转,目标是打造万亩蓝莓基地。
几座连绵的山上,半人多高的蓝莓树苗随风摇曳,枝上挂着成串的果子,相互依偎。四、五名工人在锄草、浇水,细心呵护。
“蓝莓适合长在半山腰上?”记者道出心中的疑问。
“不,种在这里是为了改造低产荒林,山下植被好,坚决不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魏端宏答道。
魏教授是淅河人,他将蓝莓引到了大堰坡的山上。从2012年开始,一株株蓝莓苗开始在山上生长。如今,大多数蓝莓苗已有半人高,进入了盛果期。湖北果王公司负责人张永刚介绍,随州蓝莓是全国成熟最早的露天蓝莓,比一般蓝莓正常成熟期早15天。
目前,市场上蓝莓价格在30元/斤以上,随州先期成熟的蓝莓价格可以达到60元/斤。魏教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蓝莓苗成长5年后进入盛果期,一株可产5至8斤,8年以上的可产10斤/株。一亩田地可以栽种260株左右,一年就可以收入3万多元。“这是富民的产业,技术不难,好种植。”他说。
蓝莓是世界粮农组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张永刚介绍,在欧美、日本等地,每人每年消费蓝莓2公斤,而中国每人每年只消费10克。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蓝莓市场前景广阔。
果王蓝莓基地不断扩大,周边老百姓高兴了。蓝莓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采摘、管护等。白龙港村的饶纯家在基地里承包了8000株蓝莓,负责日常管护。“每年可以赚得2万多元的收入。”他说,像他这样的承包户,基地里还有60多户。
在魏教授看来,蓝莓产业非常有利于精准扶贫。一户贫困户种植、管理2亩的蓝莓,一年就能收入四五万元。蓝莓不需要化肥,是纯绿色食品,盛果期长达40多年。
经过几年的种植,果王蓝莓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张永刚介绍,公司将一方面大力推广蓝莓种植,一方面延伸蓝莓产业链条,进行工业加工,提升其价值。
一株蓝莓一本账,一个基地一希望。置身蓝莓园,我看到了很多个美好的希望。
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村入选慢生活休闲体验村名单
南海努力在“数字政府”建设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泉州市人社局机关党委:全力推动人社事业再上新台阶
下午4点前的工单,连夜也给你装好、修好—— “当当慢”践行“又快又好服务”
省“七五”普法中期督查组向我市反馈督查意见
蓝莓园里看希望
济宁市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办法
卧龙岗街道开展消防大检查
嘉兴市委常委、副市长鲍九生到绍兴市炉峰禅寺调研宗教工作
江西经济运行平稳开局外贸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三成
文广新局:常州开展境外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黄山市治赌“年中战况”可观
图说上百年的贵阳《贵阳文化旧影》一书出版
小手牵大手争当文明使者 将使用新“部编本”教材
全国人大代表夏永祥:把大会精神带回舟山带给渔民
吴晖一行到安流镇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第九中学举行校园特色操比赛
热烈庆祝龙山区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流浪到宿迁的聋哑人用画告诉大家——她想儿子,她想回家
静海区全力推动盘活空置楼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