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反转绵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绵阳新闻网讯 记者昨(13)日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至6月,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完成年度目标的52.1%,同比增长17.6%,投资增速连续三个月居全省第1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0.6%)7个百分点,连续14个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从投资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同比增长36.1%,为工业强市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三产业同比增长9.4%,其中交通运输同比增长4.5%,扭转了前三个月的负增长态势。工业和技改投资分别增长37.9%和37.2%,总量均居全省第3位;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8.8%,继今年2月扭转长达11个月的负增长之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1.1%,连续5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总量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6.9%,比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
纳入考核的13个县市区(园区),全部完成上半年目标任务。除了“分数”好看之外,各地项目投资工作机制亮点纷呈:涪城区立足区位优势,多措并举力促招商引资新突破,充实客商资源;游仙区对全区重点项目实行“一周一核实”“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平武每年投入500万元项目包装经费,依托县内特色农产品加工、资源产业链延伸,以及河北-平武工业园区建设,精心包装储备项目;科创区为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可在非工作时间内实行预约服务……
重大项目投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显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发展为先、以项目为重的经济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攻坚”,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先后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今年上半年,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5%,大项目支撑作用凸显,为我市项目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统计显示,“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市投资总量在全省的排位一度下滑。近两年来,全市上下强力推动项目投资,于今年年初成功实现“v”型反转,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为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建设西部现代化强市不断注入强劲动力。(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庆)
编辑:李志

“通俄门”调查节外生枝 特朗普出手反制难
济南长途汽车总站“爱的车票”献给最美的母亲
姚高员督查燃气安全工作
东城全面推进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
市中区启动第三届“万步有约”职业人群
“V”型反转绵阳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铁路完善高铁票价体系7月1日起实施新运行图
《今日中国》英文版刊登通大成长春教授最新成果
H5|阵地有形,润物无声 亭湖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我驻乌使馆盛赞“魅力湘西”
宁强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
市区50多条公交线因雨雪受阻
阳江市收看收听省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电视电话会议
未来几天气温回升直逼30℃ 降雨尾随小长假要“泡汤”
二矿班中餐队丰富井下职工班中餐菜品
宿州市委宣传部专项督查公益广告宣传工作落实情况
安溪凤城镇新华路:小吃摊点油烟缭绕 居民不敢开窗
我区首届社区(乡村)文化节走进乐坪街道
黄岩:力推“模塑大区”迈向“模塑强区”
市工商局积极开展市区环境整治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