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2017年2月。清水塘。一个有着60多年辉煌历史的老工业区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gdp,生态,产业转型,企业职工……任何选择,对石峰区、对株洲市都是战略性、历史性的选择。
搬迁:1年时间,147家企业,5.7万多人。一个个不可能,一一成为了现实。其中情与理的冲突、舍与得的考量、思与行的纠结、今与明的谋划,每天都在上演,因此而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实现了147家企业关停退出,54家签订收储协议,61家转移转型。
大胆决策、细心操作,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贡献了“株洲经验”,为产业转型升级贡献了“株洲智慧”。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启示催人奋进。
【第一篇:情与理】
有一种气魄叫“壮士断腕”
——从“不能”、“不想”、“不愿”,到“不行”的决策
2017年9月30日,随着一声令下,株洲钢铁有限公司最后一根烟囱应身倒下,其在清水塘区域近60年的历史划上了休止符。
看似简单的关停搬迁,其背后站着无数职工、无数家庭,攸关企业生存、社会稳定,何其艰难。
有企业说,不想搬。100多家企业一次性全部关停搬迁,体制不一,情况复杂,存在市场流失、违约赔偿等现实风险,而更多的是历史遗留问题繁多,处理稍有不慎,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就可能集中爆发。
有职工说,不愿搬。生于斯长于斯,对企业而言,清水塘故土难离。有退休职工冲到厂里兴师问罪:“当年我们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挥洒青春,用扁担和肩膀把厂子挑出来,到了你们手里,却一关了之?”
有部门说,不能搬。清水塘是工业骄傲,为株洲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整体关停搬迁,200个亿的gdp哪里来?经济出现踉跄、下滑,怎么办?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60多年来,清水塘企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清水塘的环境容量已经不堪重负,灰天、黑地、污水的代价是沉重的。痛定思痛,必须给“牺牲环境换取发展”的做法亮红灯、踩刹车。
“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宁愿牺牲gdp增长速度,也要换来碧水蓝天。”带着使命,凝聚共识,市委市政府决策者决定:不留后路,义无反顾,毕其功于一役,确保搬迁改造工作决战决胜。
启示一:情绪服从理智、眼前服从长远、局部服从整体,从市里到区里,从机关到企业,从老总到员工,一年里都在作这样的选择,“壮士断腕以全质”。干工作就需要这样的气魄和勇气,就是在工作中要紧盯目标,决策时不等待,不观望,“取大义而忘小利”。行动中不变调,不离谱,“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二篇:思与行】
有一种理念叫“危中有机”
——从“包袱”、“问题”、“困难“,到“机遇”的转型
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事业伟大,注定过程艰难。但我们从来不称之为困难,而把它当作机遇。”石峰区委书记张建勇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反复强调,147家企业搬迁改造,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是石峰区经济发展的新窗口,是机关干部能力提升的新舞台。
在污染高峰期,清水塘片区排放的汞、砷、铅、镉等重金属污染物分别占湘江干流接纳量的90%、50%、30%和25%。“清水塘老工业区企业关停搬迁后,‘环境包袱’将变身为‘环境财富’,腾出来的土地,更给产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张建勇介绍。
决策已定,行动中困难接踵而至,问题纷至沓来。“狮子型”干部、“黄牛型”干部把战场摆在拆迁工地上,把会场设在街道小区里,对工作的畏惧感没了,对百姓的亲近感强了,对能力的信心足了。
这种机遇,还体现在企业自身上。一家化工企业负责人坦言,这些年来清水塘 “越来越挤”,上马一条生产线,都只能见缝插针,“政府推进搬迁改造的决心,为企业的转型升级趟出了一条新路。”
清水塘投资集团负责人介绍:“我们并不是将企业一关了之,变成一座空城,而是重塑一座新城,不仅要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更要成为整个长株潭城市群的新亮点。”“退出”,换来了新生的机遇。
启示二:工作中,总有困难,有的人“一叶障目”,从而信心丧失,不作为,慢作为。当我们把困难当作机遇、把问题当作希望、把包袱当作动力时,目标明确,信心倍增。困难关掉了你的一扇窗,“压力机遇”理念给你打开了一片天。
【第三篇:舍与得】
有一种作风叫“千锤百炼”
——说千言万语,访千家万户,经千辛万苦,获得“万紫千红”
要成非常之功,必下非常之力。在市区指挥部,每一名工作人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分别担任市指挥部政委和指挥长。市领导何剑波、冯建湘等常驻一线办公,建立了政委、指挥长突击检查督导工作机制,并实行“日安排、周讲评、月调度”工作模式。
市区联动,合力攻坚。市直部门抽调70多名干部,石峰区专门抽调130多名干部,组成搬迁改造专职队伍。他们走进企业说千言万语,走进社区访千家万户,一轮轮做工作 ,苦口婆心;一家家听意见,释疑解惑。
市两型办干部刘吉勇经常以办公室为家,先后牵头起草10多个市级层面重大政策文件 ,组织300多场会议,筹备10余场重大活动,均做到零差错。
石峰区田心高科园管委会干部陈明主动请缨,担负起17宗集体土地征收和10多个企业搬迁的领导工作。福尔成化工要搬迁,工作人员陪同在全国各地选址,最终落户岳阳临湘,积极协调对接环保、国土等部门,加速落地投产。
去年12月5日,株洲天源纺织有限责任公司200多名职工及家属共进午餐,不禁点赞“没有清水塘的搬迁,就没有我们的新生活。”
启示三:在市委部署下,清水塘搬迁改造成了干部的练兵场、试金石。各级各部门说千言万语,访千家万户,经千辛万苦,扎根服务群众第一线,能进百姓门,能说百姓话,能做百姓工作,能解百姓难;问不倒、难不住、信得过、靠得上。“天上不会掉馅饼”,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千万份辛劳,千万个点赞。
【第四篇:今与明】
有一种追求叫“脱胎换骨”
——脱下“污染服”,换上“生态装”
今天的事业是昨天的梦想,今天的理想是明天的辉煌。
产业层次由低变高,生态环境由灰变绿,城市功能由弱变强,城市面貌由旧变新……这是石峰区写在纸上的构想,也渐次在东西南北的土地上呈现。
目前,清水塘片区内的清湖路已竣工通车,清雨路、清霞路等正加紧建设,着力构建与主城区及长沙、湘潭互联互通的主干路网格局,清水塘城市公园已具雏形,保税物流中心(b型)全面建成并通过验收。推进的9个重点污染项目建设,已完工6个,3个正在实施,清水塘老工业区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决不搞碎片化开发。”清水塘投资集团负责人表示,按照“整体投资、整体开发、整体见效”的模式,将清水塘老工业区15.38平方公里核心区中的11.45平方公里拿出来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合作开发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目前已与60余家知名企业进行了多轮深入洽谈,有6家联合体通过资格预审。
褪去“老工业”的外衣,可以预见,具有战略眼光的投资者与株洲携手合作,大批生态、文化、物流、科技产业项目布局落子,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将迎来崭新的明天!
启示录四: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口岸经济、科技型企业,医养结合示范区、美丽社区等等,过去与清水塘缘分并不深的词汇,开始频繁出现。旧的已去,新的已来,清水塘山青水清天净款款而来,石峰区在新经济高质量的舞台盛装亮相。
长泰县竹编进入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决赛
项目抓落地产业大提速
141名“准新兵”即将开启军旅生活
桐乡放心消费“乌镇模式”获央视“315”晚会点赞
萧瀚美术馆与安徽众藏文化艺术馆达成战略合作
以壮士断腕赢得脱胎换骨
晋城:舞出全民健康 舞出精彩人生
收看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睢县组织收听收看全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次推进电视电话会议
重阳法援行 温暖老人心
南京选派年轻干部跑好“四个一线”接力赛
[体育局]小长假多场体育赛事活动热动宜昌(图)
如何推动党媒融合生产?嘉宾建议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端午节遇上父亲节 福州发布小长假旅游惠民出行指南
健身房服务悄然“缩水” 想退卡只能先登记?
天津居民膳食结构有啥不合理?油盐摄取多果蔬吃得少
“三航”培植计划深入推进 企业收到金融礼包38.59亿元
公交站在学校1公里外上学不便,公交办已计划新开线路
宁波国内招商引资跑出“加速度” 前4个月实到353.61亿元
京苏浙特级教师论剑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