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勤劳脱贫”乡风家风


孙永辉
  最近跟随扶贫工作督导组下乡,听到两个故事:一是帮扶工作队入户走访时,发现一个贫困家庭贫困的原因是儿子懒惰不愿干活。工作队员便资助他买了一台“爆米花”机,鼓励他自食其力、勤劳脱贫。从此他走街串巷,做起了爆米花生意,不仅很快脱了贫,还娶了媳妇成了家;另一个是过节慰问贫困户时,领路的村党支部书记不走村里的主街,专走背街小道,工作队员不明就里,一脸无奈的村党支部书记直言,送东西、送慰问金,有些老少爷们见了会“眼红”甚至攀比,不利于脱贫工作开展。
  这两个故事颇具代表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阶段性成效,但在一些地方呈现出政府“一头热”的现象,部分贫困户多年来一直接受帮扶资助,却至今仍未摆脱贫困,甚至越扶贫就越想“保贫”。
  勤劳朴实、自立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脱贫致富的过程首先是改变人的过程,如果缺少脱贫的内生动力,靠着外界的投入和救济,即使可以短期内实现脱贫致富,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势在必行!
  首先要大力营造勤劳脱贫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借助农村的各种集会,宣传勤劳脱贫的典型,弘扬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让勤劳致富光荣、懒惰遭人耻笑的乡风家风如春风化雨,激发脱贫的强大内生动力。其次,贫困对象的情况千差万别,要因人施策进行精准帮扶。特别要注意找准他们的优势,充分调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勤劳实干中见到成效。再次,要设计合理的制度。一些地方通过多种方式给予贫困户补贴,使其生活水准高于一般村民,必然导致贫困户产生“等靠要”思想。所以,要做好制度设计,统筹安排救助资源。同时,要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设置一些享受政策的前置条件,比如设计公益岗位等,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体面、有尊严地获得相应的扶贫支持。
  勤劳脱贫,无上光荣。只有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从品德、意志等精神层面对贫困对象进行由内向外的深入帮扶,才有可能彻底斩断“贫根”,高质量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长沙街道片区拆违专项行动开启
“无界零售”让消费随时随地进行
2017年12月14日交通干道和其他点位扬尘浓度排名
随县洪山医院开展新春慰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捍东来徐调研
厚植“勤劳脱贫”乡风家风
“喜看乡村新变化·寻找首府最美乡村”——两江镇岜旺屯
资兴市食药工质监局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
中日韩服务贸易项目对接会举行
中共延安市宝塔区委二十届五次全会召开
黑河市举办2018年首期创新方法培训班
30座移动公厕15日起全部开放
西行•腹地的声音(吕梁篇) 山海联动 携手共赢
初一十五只知拜神可知今天是什么节吗
唐山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调研组来我区调研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孙爱萍等免职的通知
7月,杭州人才市场将举办12场招聘会
区领导走访慰问道德模范
哈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可直接转至银行卡
昆明试点推行外卖“食安封签” 严控配送环节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