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桦甸市抢抓新时代发展机遇,坚持以人民的法律需求为中心,以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为目标,更新工作理念、整合资源力量、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成功打造区域特色,地区领先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高位部署、整合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公共法律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关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桦甸市始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财政支持、各部门联动”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变部门单兵作战为集团协作作战,务求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
政府主导——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由政府指导,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公共法律的思路、步骤和具体任务。
财政支持——建立完善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政府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逐年加大普法、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经费投入,并列入市财政预算予以切实保障。2017年,市财政先后拨付普法经费22万元,法律援助经费20万元、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50万元,政府法律顾问经费135万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40万元,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部门联动——整合政法机关资源,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成立桦甸市人民调解中心,整合政法委、法院、司法局资源,由政法委牵头搭建,法院提供工作场所和案件来源,司法局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搭建市一级的人民调解中心。成立专业化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各行业部门提供技术和人员,司法局提供调解人员培训和指导。在全省首创“综治-司法一体化”工作模式。利用政法委综治中心平台建设契机,整合综治、司法部门的人员、资金,共同组建综治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站,双方合署办公,统筹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实现“用天眼还原真相,用法律说服人心”的工作目标。
二、线下覆盖、线上延伸,提供全面、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平台
桦甸市一手抓实体平台,市乡村三级机构上下一体,分工明确。一手抓网络平台,互联网+法律服务,覆盖广阔、方便快捷。
依托三级实体平台,统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在市级层面,投入40万元全新打造桦甸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置开放式服务大厅、配备法律援助办公室、人民调解办公室、人民调解室及档案室等与窗口服务相配套的专门业务用房。服务大厅安装电子显示屏和公共法律服务触摸查询一体机,全面、高效的提供法律服务;在乡镇(街道)层面的公共法律服务站,在村(社区)层面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统一制作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规范硬件标配,全市14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17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统一按照“五个一”【即:一牌(公共法律服务站/室铜牌)、一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纪实手册)、一簿(公共法律服务联络登记簿)、一号(法律顾问咨询号码)、一架(宣传资料架)】。其中资料架上宣传资料为5类公共法律服务便民手册,4类法律援助便民手册和1张桦甸市公共法律服务地图(涵盖全市法律服务机构便民通讯录),筛选了农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婚姻、继承、公证等方面的专门法律小册子,提供普惠精准的法律服务。
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网络服务平台。依托现代网络,有效整合全市律师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法律援助中心以及基层司法所等法律服务资源,建立“桦甸市公共法律服务qq群、微信群”“桦甸市公共法律服务微信订阅号”,向社会公众以图文形式推送公共法律服务方面的工作动态、服务政策和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服务指南。建立“掌上问法app”“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群”,通过线上引导解答,畅通便民、利民、惠民的服务渠道,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的法律服务事项,及时为群众零距离提供法律服务,最大限度的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推进“互联网+法律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实现“足不出户享服务,立在家门解烦愁”的工作目标。
三、以服务为纲,纲举目张,提供及时、精准、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
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引领提供法治宣传教育。以村级法律顾问每季度入村(社区)提供法律服务为契机,定期开展“法律六进”、“律师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定期驻村讲解、开展普法讲座,将法律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联合检察、公安等部门,共同打造微信公众普法联盟,成为广大群众贴身的“法律顾问”。累计推送信息1000余条,1万余人关注。致力于在群众心中形成公共法律服务常态,使广大群众知法、懂法、用法。
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引领化解矛盾纠纷。打造“一横一纵一兜底”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横向”以8家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支撑,纵向形成市乡村(社区)三级调委会全面覆盖,“以“百姓说事点”为延伸兜底。2017年,共调处矛盾纠纷2118件,调解成功2076件,调解成功率达98%。
(三)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引领服务民生。推行公证服务民生“四优先、八减免”等12项惠民服务。“四优先”为保护四种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办理公证事项,并优先服务;“八减免”是对八种特殊公正申请人申办的公正事项,提供法律援助,并减免公证费。以法律服务助力脱贫攻坚。把贫困村纳入《七五普法规划》重点区域,把贫困人口、乡镇领导、中层干部、村(社区)工作人员列入重点普法人群。重点宣传土地管理、婚姻赡养等方面法律法规。坚持把法律援助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发放“扶贫攻坚法律援助服务卡”8058张,为贫困人口提供法律咨询88次、法律援助201次。
(四)以公共法律服务为引领打造法治政府。将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作为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为市委、市政府,14个乡(镇、街)、175个村(社区)配备了法律顾问,逐步实现了市、乡、村三级组织法律顾问全覆盖,建立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顾问律师对服务地区的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2017年度,提供法律咨询解答1800余人,获得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鬼才陶喆玩音乐更专业
怀化市质监局突出安全领域执法治理
给木偶注入“灵魂”走近省级非遗传承人、甜城工匠唐友民
秀洲国家高新区培育高端装备制造业取得新进展
我市宏益电器旗舰店正式运营
桦甸市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成功打造区域特色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平和工业园区辉艺色料生产项目开工建设
桐柏县:开展大气污染整治工作,集中展开燃煤抽样检验
段春华:努力开创市人大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工信部:9月我国移动用户户均移动流量消费达5.14GB
整治“任性”非机动车
副省长胡强到永修开展鄱阳湖区调研和巡湖督导
邵东县举办全县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平台操作培训班
最新民情数据周报发布 社会服务交通管理受理量居前
沙子墩商贩占道销售电动车 市执法局:下派执法中队处理
全城总动员铺就温暖回家路
淮北市政协召开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会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南通四部门联合展开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
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线缆整治工作开展的相关信息
他是一个兵,原来还是日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