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县岔口惠农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托管土豆种植、机耕机收、分装、销售业务。
阳泉市新农商网络有限公司推动农产品上行,“薯你最红”品牌红薯销往全国各地。 图片由市供销社提供
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上世纪曾盛极一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又一度寂静消沉。而今,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供销社再次活跃于人们的视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供销合作社要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近年来,市供销社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突出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惠农服务中心建设,供销社综合改革春潮涌动,组织活力、服务能力、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市供销社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供销社工作会议精神,对照今年全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工作部署,继续深入推进我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共有40个基层供销社、9个市直公司、17个县属公司,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提升改造惠农服务中心7个、惠农服务站50家。今年全系统完成土地流转、托管、服务面积9万余亩。1至8月份,全系统商品购进总额12.3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农副产品购进1亿元,占年计划67.8%,同比增长13.4%;商品销售总额16.2亿元,占年计划64.8%,同比增长36%;其中售给农民的生产资料1.6亿元,占年计划70.7%,同比增长16.5%。
惠农服务中心“惠农民”
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前不久,在平定县岔口乡西头岭村举办的首届土豆文化节,吸引400多名游人前去游玩、现场采收马铃薯。当天,村里销售马铃薯达1万公斤。文化节上,农机具成了大名星,在马铃薯种植基地,杀秧机、收获机齐上阵,大显身手,一枚枚硕大饱满的土豆随机流动,供游人采拾。先进适用的农机具促进了马铃薯种植业的产业化发展,改变了传统种植费工费力、收获时劳动强度大的难题。这都得益于惠农服务中心。
平定县岔口乡惠农服务中心位于岔口乡西头岭村,目前流转托管服务土地800余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00多亩,油葵100多亩,苹果树200多亩。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增加服务项目,今年投资80多万元,利用当地特有的地理优势,建起1个土豆储存库,可储存土豆50多万公斤,实现反季节销售,可增值50多万元。西头岭主打土豆产品,今年,推广种植4个品种,种植面积500余亩,亩产5000斤以上,年产量达200多万斤,带动辐射周边10余个村脱贫致富,致力于打造阳泉地区最大的土豆生产基地,通过种植有机土豆蹚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
平定县岔口乡惠农服务中心是市供销社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的一个缩影。市供销社依托农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联合农民经济人和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参股、联办、合作等方式建设惠农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农资直供、测土配肥、烘干仓储、农民培训等系列化、社会化、综合化服务,充分发挥供销社经营设施、经营人才优势,同时融合农业、农机、农科等部门资源,建设新型庄稼医院,为农民提供农资信息咨询、农业技术推广,良种引进示范、测土配方配肥、农药合理利用、病虫害防治以及农机具使用等服务。
目前,全系统建设完成7家惠农服务中心,正在建设2家,预计年底完成。盂县西烟供销社投资40万元,完成了惠农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任务,服务大厅面积达380平方米,供应化肥1540亩,服务面积达到3万亩,具有农资直供、测土配肥、统防统治、农民培训等服务功能;平定县岔口供销社参股阳泉市宏丰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惠农服务中心,开展土豆种植500余亩,依托农机服务功能,和当地农民签订耕、种、收、储、销合同,为农民全方位服务,服务面积5000亩;由平定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牵头建设庄稼医院10个。盂县供销社引进辣椒种植项目,以此为突破口,推进盂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取公司+供销社+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模式,签订《辣椒种植服务合同》401户,种植面积2000亩。其中贫困户130户,种植面积188.76亩,带动500农户增收,为我市供销社系统精准扶贫和土地托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做好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供销社综合改革,关键在组织体系的重构和发展。为顺应市场形势,营造发展态势,打好综合改革这场硬仗,市供销社积极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基层供销社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带动了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市供销社积极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同时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培育和创办一批管理民主、制度健全、产权清晰、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平定县供销社参股组建阳泉市禾丰专业合作联合社,入社社员由原来的150人增至800人,入股资金达到300万元,带动农户500户,助农增收100万元。盂县供销社有限公司出资组建盂县久红专业合作社,联合盂县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盂县创元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盂县红创耀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种植的3074亩土地前期投资215万元,销售收入在300万元以上,实现毛利近百万元。
巩固、提升基层社服务功能。市供销社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培育了盂县孙家庄供销社、苌池供销社2个省级标杆社,厚植供销社服务社员的基础,尽快补齐供销社基层组织薄弱这块最大的短板。基层社改造目标任务完成3家,平定县供销社共投资96万元,对石门口等供销社进行改造完善,成为集小杂粮加工、销售,农产品仓储物流,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服务场所,可安排30余人就业,服务带动农户1000多户,有效提升了为农服务功能。
拓宽服务领域,创建综合服务社五星级服务社。市供销社按照创建标准,将平定县东锁簧、张庄;盂县牛村、西烟;郊区西南舁共5家基层供销社改造成为五星级服务社。截至目前,五星级服务社提升改造创建工作已完成。全系统改造面积达1600平方米,经营品种新增500个达到1500个,服务项目也有原来的3个增至5个。五星级服务社改造完成后经营范围包括粮油副食批发销售、日用消费品销售、针织服装鞋帽销售、农资化肥供应、代收通讯费、餐饮服务、防汛物资供应等内容,可覆盖超过40%行政村,有力地提升了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
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是深化供销社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的大浪潮下,市供销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发展重点,积极探索“供销社+互联网”模式,构建起“网上交易、网下配送”的产销对接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县电商平台全覆盖,在解决农民买难卖难、创业增收、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去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建设电商服务网点509家,其中贫困村83家,今年新增电商网点31个,其中贫困村电商点建设17个。
为创新“三农”服务模式,市供销社依托“供销e家”“农芯乐”等电商平台,积极争取市级财政农村电子商务项目建设资金,量身打造了阳泉市网上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搭建全国农村电商一张网,努力成为农村电商国家队。
平定县供销合作社和阳泉市向日葵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阳泉市新农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全市较早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的建设项目,公司拥有自主设计开发的“向日淘-网上供销社”电商平台。盂县供销合作社与山西红金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盂县供销易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与“农芯乐”和“供销e家”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平台对接,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消费品下乡、农产品上行的优质服务。郊区供销合作社与“乐村淘”电子商务公司和社会投资人通过股份合作方式,共同组建了郊区电子商务平台。
近年来,供销系统抢抓机遇,实现了由市、县供销社牵头的市、县级电商平台全覆盖,为全力做好电商扶贫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省的农村电子商务网络,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功能,助推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发展。(卢姝珍 刘伟)
天津港保税区: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民权:招商企业入驻扶贫车间
全国铁路今起调图 加长版“复兴号”将开跑
赵建平在市城区调研民生事务
关于襄阳市2018年湖北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推荐对象的公示
供销社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
市食药监局“两严一创”有序推进中药材专业市场综合整治工作
创新扶贫模式 海口步伐铿锵走好脱贫攻坚路
全力打造 现代临港产业集群
招停8辆 4辆拒载 2辆不打表 记者体验昆明火车站打车现状
当涂县强化精准招商助推产业集聚
对标江浙沪 强化落实 我省将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蕉城区招考25名护理学类专业工作人员
提高处置能力 南山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副市长张学军调研指导曲周县河道整治、电子商务等工作
冲洗证件照咋那么贵 业内人士坦言“高收费”不规范
传播践行《清远绿色生活十二条》 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因为这个危险举动,这8个人的驾驶证被一次性记满12分!
2016年潼关县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央环保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服务招标公告
吉首解决167751人饮水问题,确保户户有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