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引水


建始县茅田乡铁厂村是我州最为偏远的深度贫困村之一,“吃水难”困扰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没有水,就没有希望。为打好脱贫的关键一战,铁厂村干部群众绝壁搭天梯,终将甘甜的泉水送入家家户户。
建始县茅田乡铁厂村,一个与重庆市巫山县接壤的高山小村庄,由于交通闭塞、经济基础差,是我州最为偏远的深度贫困村之一。这里世代吃水贵如油,祖祖辈辈离不开“三件宝”:打杵子、脚背篓、背水桶。老百姓背一次水,来回要走6公里,大多数人只能望天吃水。
没有水,日子没法过,许多人外出打工或搬出山外。因为吃水难、出山难,这里的小伙子找不到媳妇,许多成了家的媳妇也受不了而选择离开。人们纷纷搬迁到外地,连村主任游泽辉一家四口也搬到了重庆巫山的抱龙镇。一个500多人的村庄,最少时只剩下200多人,五组、六组基本无人居住。
虽然从2002年开始,铁厂村全村建起53口小水窖,正常年景可以解决农户需要背水吃的问题。但是,人们吃的水仍然是下雨天从屋檐上流下来积攒在水窖里的水,若遇久旱,依然要背水吃。
2017年初的一次“支部主题党日”上,该乡党委书记征求村民意见:“铁厂村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我们做梦都想吃上自来水!”此后,在乡党委和县人大驻村扶贫“尖刀班”的支持下,安全饮水项目资金和招投标程序顺利完成。
可中标的施工单位来到现场,看到明晃晃的悬崖后顿时傻了眼,撂挑子不干了:“太险了!我们宁愿不做这个工程,也不能不要命呀!”
这时,村支部书记徐芳清勇敢地站了出来,率刘齐堂、游泽玉、游泽喜和彭仁伟4位农民组成找水源“尖刀班”。他们结合平时上山采药、打野货的经验,判断全村唯一固定水源只可能位于顺风岩半山腰的洞里。
找水队来到顺风岩下,举头一看:全是绝壁,根本无法向上攀行。几天后,他们带着镰刀、绳索,从山峰顶端一路向下,遇悬崖峭壁便砍杂树搭梯,硬是从山峰顶端往下砍出一条长达2.5公里直通洞口的路。进洞100米后,他们终于发现了一大股清泉!
更困难的是引水下山。队员们买了意外险,签下“生死状”,在绝壁上搭建了136步天梯。他们腰间捆物资,从“天登垭”将一袋袋水泥和沙石料、水管背到水源洞口绝壁上方,然后用滑轮将材料送到谷底。在谷底,他们将水泥和砂石分成小袋挎在肩上,再往上爬136步天梯,像蚂蚁搬家一样将水泥、砂石运送到绝壁上的洞口。历经千辛万苦,历时9个月,洞内终于建成一口蓄水池。今年6月3日,当山洞里引来的泉水流到每家每户时,村民们自发敲锣打鼓,庆祝这一天的到来。
同时,在其他专业施工队的努力下,村里建起了4口大蓄水池,引水主管道2800米、到组管道1.3万米。目前,全村除坐落位置较高的两户以外,其他95户人家都饮上了自来水。
自2017年建始县人大“尖刀班”驻村以来,投入资金480万元,修通省级边界公路,打通了通往长江水道的路。村里外销的土豆价格由5角升到1元,土鸡由每只150元升到200元左右。更让村民高兴的是,8月初,在建始县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协调下,取得重庆市巫山县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支持,启动建始和巫山两县三镇五村合力打通7.2公里出行“断头”公路建设项目,这条路建成后将为铁厂村铺出一条跨省脱贫致富的通道。
世代生活在铁厂村的81岁老人徐新菊和94岁的老伴姚本旺,过怕了没有水吃的日子。如今,有了水,有了路,满脸都是一朝梦圆的欢喜。
》》》》编辑手记
曾经绝壁搭天梯,只为寻找一股清泉。现在引水进农家,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盼头。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在铁厂村人绝壁引水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党委、政府的作为和担当,看到了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铁厂村引水修路所经历的艰苦,终将成为村民未来生活里值得回味的甘甜。(实习生谢春雪 伍玉星 王裕豪)

市局专项督导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
“群众评议团”为就业创业服务“只跑一次”献策
交替季节 小心“秋乏”
蜀冈古城址“北门”延续1500余年 为大运河文化带增添了新内容
市教体局开展"春天读书"活动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天梯引水
微视频 | 22国青年说“一带一路”
鸡西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组织召开运政执法工作交流座谈会
春来生产忙 苗木销售旺
胡学骏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
“五彩援疆路”——《金色的数字》
信长星来滁州调研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四位一体”监督体系基本构成 管好“养老钱”“救命钱
市教育局与陕西师范大学签署教育实习合作协议
翔安医院年底部分投用明年全部投用 届时将新增床位1000张
舟山市春茶生产现场培训会在普陀区举行
南昌县:部分城区禁燃
徐闻积极支援海口客流疏导
杭州市审计局拟提拔任用副处级领导干部任前公示
下半年将推开水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