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微信骗局


  目前,微信已经取代很多工具,成为大家常用的网络社交手段。微信中的好友基本上都是熟人,很容易让人信任,所以骗子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微信上动起了歪脑筋。这使得微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不法分子的诈骗工具,且微信作为网络通信工具,存在虚拟性和不真实性,因此,在发生金钱往来时,大家应保持相对的警惕性。
  下面,由阳泉市商业银行工作人员为大家介绍微信中常见的几种诈骗手段。
  伪装诈骗
  骗子一般会在朋友圈中发布旅游风景、奢侈品、豪车等照片,通过附近的人/摇一摇渠道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与你搭讪,首先骗取你感情的信任,进而以借钱、商业资金紧张、手术等为由骗取钱财。
  防骗提醒:别被“肥皂剧”洗脑了,脚踏实地地等待那个属于你的伴侣。
  代购诈骗
  骗子一般会以“低价代购” “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付款后,骗子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理由,让你加付“关税”,等你付钱后,骗子消失了,钱、货也没了。
  防骗提醒:找靠谱代购。
  二维码诈骗
  骗子以低于市场价的物品为诱饵,但需要通过指定的二维码、客户端购买,骗取消费者进行二维码扫描,实则藏有木马病毒。一旦安装,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其他个人隐私信息。
  防骗提醒:不扫不明二维码,一扫即安,十有八九是木马。
  盗号诈骗
  通过盗取微信号、绑定微信的qq号码以及手机号码等方式,获取微信个人信息,骗子再冒充主人与其家人朋友联系,并以各种理由要钱。
  防骗提醒:遇事需冷静,不要相信文字汇钱,若需汇钱必须电话确认。
  点赞诈骗
  第一种是集满多少个赞就可以获得礼品或优惠,实际等你集满了要求的“赞”,去兑换礼品或领取免费消费卡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缩水”。第二种是商家发布“点赞”信息但需要填写提供姓名和手机号码,一旦所征集的信息数量够多,这种网站、公众号会自动消失,目的是套取更多人的真实个人信息。
  防骗提醒: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克隆”头像诈骗
  骗子通过盗取好友的账号,之后下载其好友中其他人的微信头像,然后把昵称改成一样的,屏蔽所有人查看朋友圈,最后冒充好友进行诈骗。
  防骗提醒:昵称、头像可以设置成一样的,但微信号无法修改成一样,只要将微信好友都添加备注,即可一眼识破。
  假公众账号诈骗
  骗子会在微信平台上取类似“xx官方”或者取相似名字的公众账号名称,让人误以为这是官方的微信发布账号,然后再进行诈骗。
  防骗提醒:知名公众号都已认证,账号主体一般不会是个人,请勿轻信非认证的公众号消息。(龙彩霞)

文安:“三清+一拆”农村换新颜
57岁的陈红芳成为小区红人制作的各种面点 受到邻居们青睐
有搞头?国庆期间柳江这批村民不外出,而是每天清晨打手电割一种草
全市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度培训会召开
老旧小区管线漏水 社区组织节前“大除冰”
揭秘微信骗局
雅安商标受理处改革成效显著
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我市举办专题培训
家门口的国际范儿——2018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原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探秘之二
曲周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七次会议
“十一”长假 孩子年龄相仿邻居结伴周边游
建设多维度消费品评价体系,助力新国货崛起
北戴河区举办“中国梦 文化梦 强军梦——文化进军营”专场文艺演出
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难”把把脉
2018年深圳·河源精准扶贫成果展示会29日开幕 300多种特色农产品等你来帮衬
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四川省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
以黑护商,以商养黑,涉嫌11项罪名 台州警方打掉“老五瓜”涉黑犯罪团伙
楼市调控政策要保持足够定力
大庆无纸化会议系统投用
一项调研发现,超半数大学生会在实习后转变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