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英:一代名优 个性鲜明


核心提示
上世纪40年代,演唱豫剧祥符调的演员队伍里,有一位才情很高的女演员,她唱、念、做、打均佳,且精于闺门旦、花旦等行当,在舞台上塑造的角色,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极大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古城开封无数观众的称赞。
她是赵秀英,因为离开我们太久,很多人已经不记得她了,但是,她对豫剧祥符调的贡献,却是永远值得铭记的。
生活所迫 跻身梨园
和旧时许多艺人一样,幼时的赵秀英去学唱戏,也是生活所迫。
记者查阅大量文字,虽未能获知赵秀英幼年的详细情况,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家贫。
幼年时的赵秀英,经常带着弟弟去拣拾煤核,以贴补家用。她的哥哥在大相国寺的和平剧场打杂,一有空,她就去那里帮助哥哥干杂活。和平剧场经常有豫剧剧目演出,赵秀英每次来这里,都能听到豫剧演唱,看到演员们练功,久之,她对豫剧产生了极大兴趣,并且能模仿着唱几句。
被豫剧吸引的赵秀英,满心思学戏。于是,她跟母亲说:“戏班子里有女的在学戏,让我也去吧,我能挣钱养家……”话没落音,母亲落下两行热泪:“唱戏的死了都不能入祖坟,我情愿拉着你要饭,也不让你学唱戏……”
自此,赵秀英再也不敢在母亲面前提起唱戏的事。
经常在大相国寺和平剧场打杂的赵秀英,受豫剧祥符调的影响太深,不自觉地学会了很多唱段,并且学得有模有样。1931年的一天,她在剧院里趁着四周没人,转身对着墙唱起了学来的段子。
剧团里的一位朱师傅无意间听到赵秀英学唱戏,觉得她是可塑之才,于是叫住她,表示愿意教她学戏。
朱师傅是一位造诣颇深的戏曲演员,在他的精心教导下,赵秀英刻苦练功,很快学会了第一个入门戏《小花园》。朱师傅见她嗓音宽厚且富于音韵感,在唱功上进步很快,于是进一步教她演唱《投衙》《藏舟》等折子戏。一年之后,赵秀英开始登台,她演唱《小花园》,唱腔优美、动作自然,受到了老师和观众的首肯和赞扬。由于演出获得成功,加上朱师傅到家做工作,赵秀英的家人终于同意她学戏。
在朱师傅的指导下,赵秀英来到兰考搭班,当时在戏班子里学戏的有马金凤、侯秀真等人。赵秀英很珍惜学习机会,学戏很刻苦。在戏班子里学戏的同时,朱师傅又教她《刀劈杨藩》《反西唐》《抬花轿》《玉虎坠》等戏。在朱师傅的认真教导和赵秀英的努力下,赵秀英成为一名让观众认可的优秀演员。
博采众长 学有所成
1937年年初,赵秀英从兰考回到开封,一番选择,师徒确定仍然回到和平剧场。此时,陈素真刚刚离开和平剧场。为了填补陈素真离开之后剧目的匮乏,赵秀英就开始挑大梁,重新排练了《义烈凤》《凌云志》《麻疯女》等十多个陈素真的剧目。在排练中,各方面的专家一起努力,根据赵秀英的表演和嗓音特点,在调度、表演、唱腔等方面都作了适当的变化与革新。
赵秀英行当上不仅擅唱闺门旦、花旦、青衣等,而且在老旦、帅旦行当中,如《罗焕跪楼》中的姜桂枝、《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她都可以照演不误。从此,赵秀英的剧目不断丰富、声望不断提高,她和司凤英等人共同恢复了和平剧场的艺术声望。
赵秀英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她的天分,也在于她的勤奋。每天,除了正常演出外,她都要坚持基本功训练,从不间断。同时,她虚怀若谷,不断向京剧名家学习,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质朴、绚丽、丰富多彩和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
上世纪40年代前后,赵秀英成为古城开封的一流名角,她活跃在豫剧舞台上,受到豫东人民的欢迎。
赵秀英在唱功上造诣很深,她的嗓音宽厚圆润,真假混声悦耳动听,而且唱腔技法娴熟、吐字清晰、音韵宽广。赵秀英反对唱腔上“千人同腔”的做法,强调要结合自己的特点,使唱腔的曲调设计和节奏行进紧贴剧中人物的心境和情感变化,使之既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又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特征。在演唱风格方面,赵秀英唱念功夫很深,从不卖弄技巧,都是靠实力演唱和表演。她把高难度的感情技巧变化恰到好处地进行表演,构成了韵味淳厚、绚丽多姿的唱腔艺术。
赵秀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演员,在她的艺术创作中,她“学戏不照搬,演出再创造”,精益求精,把演出当作再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新颖、细腻、凝重、简洁的艺术特点。赵秀英的这些演唱风格,体现在她的多部作品中,如《蝴蝶杯》《玉虎坠》等剧目。
赵秀英演唱艺术的一个特点,就是她的唱腔与表演,都互相渗透着传统戏曲的美学思想,并充满着浓厚的生活内容和人物性格化的感情基础。她善于把角色的内心情感与外在的表现技巧“准”“俏”地结合在一起,把鲜明、感人、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展现给观众。
赵秀英的很多精彩表演,都留在了那个时代戏迷的记忆中,那个时代的老观众,听到她的名字,无不翘起大拇指以表称赞。
教授学生 心得独到
赵秀英不但在舞台上创造了辉煌,还长期从事戏曲教学。她结合自己多年的舞台实践和教学体会,总结了戏曲学习的“秘籍”:严、缠、全。
赵秀英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首倡一个“严”字。她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节目排练都要求必须在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上一丝不苟,而且要求学生做到动作示范与说清戏理相结合,学生的艺术创造,从内在心理感情变化到外部表演技巧,都必须从严从高要求,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人才。
赵秀英认为,戏曲程式都是由高难度的唱、念、做、打等技巧所组成的艺术。要掌握这些技巧,必须依靠长期的艰苦磨炼才能运用自如、随心所欲。凡有她徒弟演出,她必然去看,要求改戏不过夜。在她的教学中,要求必须“缠”着不放,坚持不懈,养成习惯。
赵秀英对徒弟不仅教戏,而且要求“全”。她教学生人生的道理,认为培养出一个有才能的演员很难,所以要求学生思想、道德、作风必须健全,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就会前功尽弃。
赵秀英还主张在教学中把基本功训练与舞台演出实践相结合,没有舞台实践,就不可能提高演员的表演技巧和适应能力,同时,没有高水平的看家戏,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戏曲演员。

宿州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扩大会议暨第八次调度会
陶艺家、收藏家们,大汶口有好东西等着你们
相关《意见》发布 2020年底前仍可买到保本理财产品
[成华区]市委第一督查组到成华区开展督导
嘉善全面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赵秀英:一代名优 个性鲜明
第三届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审结果公示
宁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宁德市“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
高考录取通知书到哪了 网上一查便知
我为禁燃出份力
杏花营农场开展肉制品抽样检测工作督促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关于授予于方恺等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通知
[网评]年轻干部要保持三种“勤”与“劲”
安庆城区公租房将采用PPP模式运营
货车司机酒后行驶连撞小车9次 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坚决扫除一切消极腐败现象 深圳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学习《监察法》
进村入户宣传民生工程
科学应对地震 知识守护生命(图)
丰南区民政局做好村(居)委员会换届准备工作
2017年贵阳公安创造多个“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