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及了不少老百姓关注的话题,比如再次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比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业优先战略”……这些说法意味着什么,对滁州老百姓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昨日,本刊采访了滁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滁州实际情况聊一聊,目前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将如何发展?
牢记使命, 开启滁州教育新征程
【报告摘要】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滁州声音】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备受鼓舞,更感到责任重大。”谈到十九大报告,市委教体工委书记、市教体局局长李中东激动地说。
李中东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滁州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尤其是2016年,我市取得了教育发展全省第一的骄人成绩。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和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初,我市提前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覆盖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教育工作者将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积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农村弱”、“城市挤”问题,大力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切实解决一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增强获得感,提升幸福感。
据介绍,根据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4%以上;我市县域义务教育将逐步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一批学校达到优秀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力争全市90%以上的普高学生在优质普通高中就读,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建设20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20个市级重点实训基地、20个省级重点专业点和20个市级重点专业点,创建1个省级示范职教集团。广泛开展技术推广、扶贫开发、新型职业农民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为满足我市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需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力争全市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能进行一站式协同办公,整合建设完善考务巡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校安数据中心、督导评估管理系统、校园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在线课堂”、智慧校园及教学教研系统等,完成300所市级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创建工作。(李文金 李志超 记者王太新)
治安防控,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报告摘要】
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滁州声音】
据滁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唐宗元介绍,我市政法综治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履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深入推进平安滁州、法治滁州建设。2016年,滁州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先进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坚持以“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活动为主线,以“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为载体,开展“盗抢骗”、“黄赌毒”、反电诈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滁城三期8500个视频探头建设任务纳入“雪亮工程”总体规划,整合公安、交通、乡镇、单位、小区等的社会面治安动态监控系统。同时,全面加强重点人群、部位和行业管理。
积极推进平安滁州基础建设,截至目前,我市有7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创建率达到85%以上。同时,广泛开展平安学校、平安医院、平安家庭、平安小区、平安企业、平安市场、平安铁路等行业平安创建活动。
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跃升全省“双第一”。小岗村综治中心建设相关经验在全国综治中心建设报告会和全国综治表彰大会上介绍。平安校园建设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交流发言。我市成功创建省“无传销城市”。
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滁州、法治滁州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记者包增光)
创新思维,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报告摘要】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滁州声音】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燕永介绍,近年来,我市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重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16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增加值1424.9亿元和316.9亿元,均位居全省第3位。全市共获发明专利授权1190件,居全省第3位;争取省创新型省份建设“1+6+2”后补助政策资金1137万元,获批省重大专项项目8个,争取专项资金970万元。新增3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全市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已增至626家……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思维,创新举措。”王燕永介绍,为了加快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我市下一步将大力推进“全创改”各项工作,下好创新先手棋,围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科技项目推进等方面,量身定制更具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人才、金融、服务等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四大工程、人才招引三大行动,不断通过吸引人才、吸引技术、吸引项目、吸引科技创新活动,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对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培育新动能、打造新引擎。(记者胡文峰)
开化为4700余株古树名木“投保”
五一小长假畅游开封清明上河园
女子抱女婴神色慌张引怀疑 特大拐卖儿童案浮出水面
我市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持续至12月底
象山紫菜养殖户喜迎丰收年
学报告激动人心,话发展信心百倍
海关出台“多报合一”年报新规
卢旺达留学生为习主席翻译 曾在天大预科班学习
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8年高温期间市直机关作息安排的通知
市城建档案馆荣获省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
景德镇新都陶艺“景漂”人才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认真组织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直播
我市公布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高质量服务保障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中心血站举行开放日活动
2018年市直卫计系统召开“治陋习、树新风”监督检查工作动员大会(图)
全市720万张社保卡“在岗” 一卡在手双项用途
市科协举办科普嘉年华活动
读书时参与修建校舍 毕业后不忘反哺母校
北高镇热心乡贤捐资修建跨村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