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市第七次党代会立足现代化都市区建设的高度,提出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加快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增强转型发展驱动力。近年来,婺城区深入实施“工业强区、科创兴区”战略,以集聚科技资源、建设创新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存在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主体层次偏低、创业创新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下一步,婺城区要聚焦产业创新主战场,以共建金义科创廊道为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破解科技创新难题,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夯实平台支撑,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坚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核心抓手,有力有效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整合。一是加快建设浙师大婺城创业园。依托浙江师范大学的智力、技术和人才优势,持续深化校地战略合作,规划建设浙师大婺城创业园,并以此为中心,整合提升金华电子商务创业园、文创电商园、师大网络经济创业园、婺星产业基地等,形成一条长约13公里,集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科技创新产业带,打造成金义科创廊道的“金腰带”。二是加快招引高水平研发机构。紧扣支柱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依托高校、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和人才团队,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大院名所,特别是围绕汽摩配、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共性技术创新联盟。比如,加强与中国工业设计(上海)研究院对接合作,依托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国家级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和产业服务平台,筹建婺城区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三是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重点,打造集项目孵化、资金支持、后勤保障、信息咨询于一体的创新服务链,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创业创新模式,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推广使用科技创新劵,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创新配套服务。
二、培育创新主体,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引导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千方百计做大做强企业创新主体。一是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以共建金华科技城为招引平台,围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柔性显示等重点领域,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实施重点科技专项计划,力争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市场前景好的高新产业项目。二是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骨干企业。以万里扬、高峰控股、时通电气、赤诚工贸等实力雄厚的本土企业为重点,开展定向帮扶和精准服务,推动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围绕产业升级技术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在产业层面的有机衔接。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并购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重大科技产业项目和技术研发机构,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三是发展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实施“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通过众创空间孵化一批、传统企业改造一批、小微企业提升一批等多种渠道,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扩张。力争到2020年,婺城区每千家企业中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数达到15家。
三、坚持精准施策,着力补齐创新发展短板。坚持科学谋划、定向施策,聚焦当前婺城区科技创新中研发投入少、人才引进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短板问题,逐一破解瓶颈制约。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确保每年财政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1个百分点以上,区财政科技经费占区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4%以上。引进有产业和技术背景的优秀创业投资管理团队设立各类子基金,鼓励区外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科技企业或项目。同时,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科技保险等业务。力争到2020年,全区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赶超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利用金华海内外人才总会、博士联谊会等载体,鼓励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开发、科技咨询、学术研讨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一批紧缺急需的高端科技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海外高层次人才。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三是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依托金华科技大市场、市工科会等优质资源,引进信誉度好的优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专业性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婺城区科技成果需求库,强化科技市场信息集散功能,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技术入股创办实体,支持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申请设立科技企业,真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四、强化服务功能,不断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尽快形成鼓励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让双创的激情在婺城充分涌流。一是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综合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资金分配、成果评价机制,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降低人才创业门槛,清理废除科技创新全流程中一切妨碍创新活动的规定和做法,真正为科研单位、科研人才“松绑”。二是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能和市场监管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严厉查处打击侵权行为,将假冒商标专利、侵权盗版等行为纳入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三是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全面落实容错免责机制,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商会、基金会、科技社团在创新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大力弘扬婺商精神、工匠精神,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科技人员在各类评选表彰中的比例,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热情。
(作者:陈丽萍 婺城区科技局局长、科协主席)
食药监管部门:突击检查抗癌药品
田家庵区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向好
婺城农村改水工程惠及万民
高新区将建60公里健身步道
旺苍县积极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
补齐科技创新短板 共建金义科创廊道
固镇县妇联开展“两纲一策”培训宣传活动
龙岩市召开小溪河流域综合整治案例分析座谈会
长江宜宾段有奇石枯水季露出水面 南宋所刻汉字至今清晰可辨
高速公路养护部门全力备战防汛工作确保安全畅通
统筹科技资源促进协同创新助推关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建设
10岁男童长江踩水溺亡 同行唯一成年人被判赔偿8万多
狂风暴雨天气爱车被砸被淹 能开气象灾害证明吗
驻人社纪检组:用“点穴式”督查 治陋习顽疾
10日起铁路实施新运行图 青岛多趟列车运行有变
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市住建局举办“廉洁家风”讲座
鼎湖区人民医院外科护士长梁丽霞:面对患者刁难她仍微笑相对
惠城区:深挖内力用足外力基本解决执行难题
【组图】集装箱“垒起”城市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