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司法局以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抓好场所、队伍、经费、制度、宣传五个方面建设,通过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好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努力打造法律援助“暖心工程”。
便民窗口为群众之需而建,是法律援助中心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也是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2015年,市司法局按照规范化创建办公场所“临街一层”的要求,将市法律援助中心搬迁到人流量大、地理位置显著、群众方便申请的淮海中路。新的办公场所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合理划分功能区域,设置登记咨询台、意见箱,中心人员全部实行挂牌上岗、亮牌工作,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要做好法律援助工作,首先需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法律援助队伍。目前,市法律援助中心现有5名工作人员,全部具有法律专业本科学历,其中2名是法律援助律师。为更好地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市司法局安排16家市直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中心律师值班工作,涌现出安徽省“十佳律师”王艳等一批先进典型,影响、激励每一位从事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为了保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的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市司法局多次与财政部门协调、沟通,推进同级财政经费的拨付工作,并逐月督查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经费台账。2017年,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法律援助经费11万元,以及同级财政拨款18.5万元全部用于民生工程法律援助项目。
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是保障公民享受公正法律保护的一项重要制度。多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先后制定出台了《律师值班制度》《淮北市法律援助投诉处理流程》《一次性告知制度》《12348电话接听制度》《来访接待制度》等十几个制度文件,公开法律援助业务流程和案件审查受理依据及条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确保法律援助业务规范运行,阳光操作,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业务管理规范化。
市法律援助中心还依托“七五普法”“法律六进”“江淮普法行”“12.4”国家宪法日等活动载体,通过“法韵淮北”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淮北普法网等向市民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宣传,以提高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和认知力。2017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接待来访群众5398人次,接听“12348”法律援助热线1218人次,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607件,结案案件2326件,结案率达89.22%,为受援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记者 俞晓萌 通讯员 徐敬操
马鞍山花山剪纸赴泰国曼谷参加中国文化周活动
颍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俊杰到三塔集镇调研工业园区扶贫车间建设及扶贫工作
武功举行第二十六届“科技之春”科普宣传月
【老体协】城中区老科协会员载歌载舞迎新春
青年干部当不负使命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打造法律援助暖心工程
2018年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培训工作推进会在深圳市卫计能教中心召开
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节后第一天迎来办照高潮
商水县万台农机展开麦收大会战
武陵区向全国推介社区治理创新经验
6000套公共租赁住房向哪些人出售?
鞍山市中心医院全员出击应战高温
潮州举办心理疏导专题讲座
江北新区引进学前教育配套 设立教育基金
三水“中介超市”今日上线,线下实体大厅将在8月对外服务
丽水银行业率先探索资产凭证化模式,盘活农村沉睡生态资产
广州欢迎你!2600名志愿者让广交会更贴心……
【晋城公安】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通告
市强戒所动真碰硬开展作风建设集中整训
青冈县开展“世界水日”“世界水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