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研学团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记者 马雅妮 通讯员 陆萍)欣赏绚烂的云锦艺术品,了解源远流长的云锦历史,体验独特的织造工序……9月18日上午,澳大利亚库玛拉圣公会学院协会、tafe学院老师和学生一行来南京云锦博物馆进行参观。据了解,此次研学团的学生为圣公会学院高三年级的学生,这次来南京研学的目的是来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因色泽光鲜亮丽,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研学团的师生边走边看,了解南京云锦的古老历史及制作工序。对于童子攀枝莲花缎、王锡爵斗牛方补官服、万寿中华妆花缎等经典作品,讲解员也对其制作工序、图案意义和主要用途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除了参观古代云锦艺术品,在云锦生产工艺大厅,研学团的师生还参观了13台不同品种的云锦大花楼木织机,并现场感受云锦织造的过程。据介绍,大花楼木织机须由上下两人配合操作,协力完成经纬交织的工作,而两人一天劳作8小时也仅能完成5厘米的织锦。对此,圣公会学院的学生拉克伦•道格拉斯告诉记者:“以前看过一些云锦工艺品,但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云锦的制作过程,复杂和精细制作工序让我震惊,得知完成一幅云锦作品需要耗费两三年的时间,也让我对这些工匠师傅的毅力和智慧心生敬佩。”
随后,研学团一行来到周双喜大师工作室,进行手工意匠体验。据工作室的手工意匠师邓丽艳的介绍,手工意匠是制作云锦的第二道工序,是将设计师的手稿以表格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在图纸上,以便后续的挑花结本和上机织造。在手工意匠师的带领下,研学团的师生戴上围裙和袖套,小心翼翼地用毛笔沾取颜料,仔细勾勒着图案边缘,专注地体验这项精细的工艺。圣公会学院的学生赖莉•希基表示,“在这次手工意匠的体验环节中,由于勾勒图案的毛笔很细,我的手不断颤抖,很难精准地将这些图案表现在图纸上,所以这也让我认识到制作云锦是一项需要极大毅力和耐心的工作,也让我对这项中国的传统织造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研学团的带队老师张老师表示,“我们的学生虽然学习中文十余年,但是能够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非常能有此次机会,让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中国生活,进一步感受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2018年临沂中考政策出炉 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本周末研考开始啦!你准备好了吗
天岗湖:“光伏+”打开乡村振兴新画卷
下定决心保持恒心 找准重心加快推进
让道路更通畅出行更便捷
澳洲研学团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 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创新机制完善管理提升执法水平
景美、人赞、海鲜多!许你一个碧海蓝天~
志愿者走进祥和社区 免费发放百余张 防走失定位贴
做企业发展贴心人
北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3种途径可取得农产品合格证明
绍兴市体育局工会关于开展庆“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的通知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精准调研助攻坚脱贫
信访失信者将被列入黑名单
眉山市交通运输局关于2018年通过核查的水路运输企业(个体)及其营运船舶情况的公示
沈北新区 改造54条背街小巷看看能修到你家不
国际龙舟大奖赛和世界名校赛艇挑战赛本月开赛
邹平县:再兴调研之风再聚发展之力———三论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
中共扬州市委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