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寻亲者在交流寻亲信息。
昨日早上七时,家住东港的史惠刚带着70岁的母亲沈菊英赶往宜兴参加寻亲会,这场寻亲会,沈菊英期待了半年。小儿子被抱出去的40年里,沈菊英和家人通过各种途径打听消息,始终没有下落。她希望通过这次寻亲会,有人会把信息带到当地,让儿子知道,家人在找他,在等他。
到达现场后,沈菊英却一言不发,只是举着印有儿子照片的牌子,四处张望,看到别人拿着的照片,沈菊英都要凑上去看看是不是儿子。“当年家中11口人,迫于无奈才把最小的儿子送到了河南兰考,送走时和对方说好的保持联系,但两次书信后就失联了。”说到这,沈菊英忍不住落泪,“年纪大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
一张张寻亲牌,上面印有孩子小时候的照片、年龄、长相特征……昨日,像沈菊英一样参加寻亲会的有百余人,其中近80人来自河南、安徽、内蒙古等地。来自河南安阳的彭书民告诉记者,十多年的寻亲路上,他结识了一批当年的“上海孤儿”,大家组成了寻亲团,上海、无锡、苏州只要有寻亲会他们必到,这次来了有20人。
据了解,由“寻亲大姐”吕顺芳组织的陶都寻亲会已走过了17个年头,十余年间,许多人通过这样的方式圆了团聚梦。如今,很多寻亲者不但通过传统的看长相、对信息认亲,还运用dna鉴定法,试图在基因库里尽快找到亲人。
“找不到咯,找不到咯。”人群中传来一声声沉重的叹息声。只见一位老人在志愿者的搀扶下,穿行在人群中。对于这位老人,记者印象深刻,老人名叫夏健杰,2016年,记者在宜兴树人中学举行的寻亲会上见过他。当年,他一早从乡下乘车赶到城里,坐在学校走廊里,胸前挂了一块寻儿的牌子。
两年过去了,老人的行动没有以前那么灵活了,今年已是94岁高龄,当天由其他寻亲者顺路带来。“家里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没法赶过来,”夏健杰告诉记者,“我寻亲会必到,十多年了一点消息也没有,两个娃娃抱出去是四月初八当地吃乌饭那天,现在一到这个时候就想,想啊。”看着别人举着的照片,夏健杰一个个拿起仔细看,又一个个放下。
龙岩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行政划拨公示2018-02
长江之梦 | 新华社记者夜话中国内陆发展活力
好人性化 “新妈妈”可在单位食堂吃上“母婴餐”
年轻人开始青睐轻巧环保“老人车”
“原味高淳 幸福集市 ”高淳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惹众多媒体和旅行商关注
"寻亲大姐"为了那个团圆梦 寻亲会办了17年
市委常委聂仲秋调研江村沟垃圾渗滤液臭气治理工作
平和县:3个乡镇率先圆满完成村党组织换届选举
健康美丽秀出来 人生时时有风采
中共湘潭市国资委委员会关于巡察整改情况的通报
依法征收滞迁房屋推进环境综合治理
唐山:南湖景区秋风宜人(图)
市商务局督办2018年市级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落实情况
天津“重拳”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 附举报方式
绘就美丽乡村的“兖州实践”
算算你工资涨多少?广西发布201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增长基准线为7%
非公企业党员回归社区讲党课 传播新时代新思想
四川首届十大绿色先锋出炉 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西乡塘区:农旅融合建设美丽幸福乡村
开展安全知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