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向花低头

  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耿艳菊
荣辱得失算什么,此生只向花低头。
  这是老树的题画诗。前半句豪迈洒脱,后半句柔软深情。让我想到两个人,一是苏东坡,一是林风眠。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苏东坡《自题金山画像》中的诗句,所谓“行遍人间崎岖路,尝尽酸甜苦辣情,历尽排挤、打击和屈辱”。多次遭贬谪,骨子里依旧是豪迈旷达之风。
  苏东坡最远的一回被贬去了儋州,现在的海南,当时是非人所居的蛮荒之地,甚是荒凉。而他却写出了这般的诗:我本海南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此心安处是吾乡。”那就既来之则安之。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读读他的这些词句,内心里会不由自主升起一种洒脱旷达之气。人生的那些郁闷,豁然就开朗了。天宽地广,荣辱得失算什么呢?没什么大不了的。
  倘若只有大江东去的豪迈,那是江湖侠客的气质。而为世人景仰的苏东坡,洒脱里亦有令人低回的柔软深情。
  他写给弟弟子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写给妻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写给黄州的百姓:“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鱼蓑。”他写杨花:“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当拿出搁置了很久的宋词,想重新记诵一番的时候,我首先选择了翻开苏东坡。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亦需要活得豪气,活得旷达,活得一身傲骨,更要拥有一世深情,花朵般柔柔的心。
  林风眠说,我像斯芬克斯,坐在沙漠里,伟大的时代一个一个过去了,我依然不动。“依然不动”的是他对绘画的爱,是艺术之心。
  他生在清末,经历了民国、动乱、战争、新中国成立、文革,一路走来,曲曲折折。五十多岁时,正是绘画的壮年,却被迫辞去亲手创办的国立艺专的教职,离开杭州画室,回到上海的家里赋闲。外界的风云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要画他的画。
  看写他的传记《画未了》,有一件小事,足以见他对花草的深情。在上海,他一直租住在武昌路的二楼,风风雨雨生活了二十七年。他在阳台上安置了一个小玻璃花房,每天为花草浇水。上海冬天冷,会结冰,他常用热水袋装着开水,放进小花房内,使得花房变成一个温室,呈现出雾水和暖洋洋的情调。阳台上的花房是他的精神家园。
  管甚荣辱得失,“陋巷单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此生只向花低头。那一份柔软深情的情怀是林风眠对艺术的岿然不动。
  寻常人生,也许没有什么大是大非,惊涛骇浪的曲折。可难免有小得小失的小烦恼,不如抛开去,找一件值得自己深情以待的事情去做,向花低头。而不远处或许就是你想要的宏大光景。

【放心消费在钱塘】扫一扫 了解超市食品流通各环节信息
群众冷暖大于天——东阿县党员干部包镇联村帮户赢民心
市教育局领导现场接听12345热线
爱心使者:从东海之滨到西非沙漠——恩泽医护人员援非记
市国税第一直属分局荣膺“江西省工人先锋号”
此生只向花低头
市统计局机关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活动
货车长“翅膀”治超除隐患
马山月月生态体育旅游节古零专场乐趣多
学技术借平台 四川农企加速“走出去”
唐山:“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展开展
积极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工作 免除参保人垫资、跑腿烦恼
济宁市举行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
浙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连续33年居全国省区首位
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实施意见
禹会公安分局刑侦重案队抓获两名吸毒人员
全国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明显
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松滋将垃圾“变废为宝”
春雪后全力保畅承秦高速最先解除封闭恢复通行
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考核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治理情况